□王海清 作为一名普通游客,笔者有幸于去年夏、今年秋两次游览济南白云洞,既领略了美好的自然风光,又见证了正在兴建的白云洞重修工程。 白云洞地处历城区西营镇丁家峪村旁青龙山中,史载有道观建于元代,明、清曾多次重修。其后日渐衰颓,遗迹则仍存留。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也不断得到推进。济南企业家陈庆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自2005年起实施“承包青龙山,重修白云洞”之举,前后付出近8年的努力,四座仿古式建筑全部落成。据一位年长又多次到过此地的游客介绍,过去的道观主要集中在白云洞,如今重修比过去的规模大得多,特别是两座正殿巍峨壮观、飞檐隐隐、楹联闪闪,与建筑内饰的花梁画栋和殿外奇松异柏相辉映,构成了规模空前的当代济南白云洞的新景观。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观重修理所当然地应与道家文化的精华传承相联系,所以白云洞的建筑、神像、文字等均遵循道家规范。第一座正殿南北两壁增添了壁画,正是本次白云洞重修工程的一个亮点。这两幅壁画设计独到,色彩斑斓,气势宏伟,其画幅之大,人物之多,服饰之异,表情之别,并不多见。该壁画的作者正是国内知名的线描艺术高手、山东新闻美术家协会主席叶兆信。 在山崖上刻好的文字称为摩崖,在本次白云洞重修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沿着时陡时平的硬化路和崎岖的山间小路行走,可见四处大的摩崖,它们都很有特点。首先,摩崖的书写者大都在国内享有盛誉,如著名学者、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章太炎先生的学生、书法大家姚奠中先生,著名教育家、国学家、书法家周退密先生,著名学者、古文字研究专家张颔先生。其次,摩崖本身字体大小适中,与崖面很协调。叶兆信书写的“寿”字高达7米,是少有的“高寿”,其他最小的字也有一二米见方。再是,四处摩崖均处在最适宜留题的地方,近看动人心魄,远望发人深思,在整个景观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洞天福地”四字笔如神来、酣畅淋漓;“道法自然”、“瑶台仙境”八个字大气端庄、稳重,传递着书法艺术的真谛和道家文化的精要。刻石“甘露”的篆书,古朴、考究,给洞中的滴水泉以最贴切的象征。 青龙山的自然植被茂密,重修者处处谨慎,仔细保护原貌,使道观重修工程锦上添花。据介绍,这里春有万物萌发,生机一片;夏有浓绿葱茏,一望无垠;秋有黄栌红叶,装扮美景;冬有古老松柏,苍翠峥嵘。走近白云洞内,滴水泉叮咚作响,聚细流,水滴而成潭,两潭澄澈见底。置身洞外环视,万树繁枝茂盛,各有风采,各展靓姿。还有崖下数座残碑记载着历史沧桑,弯曲山路串联着步步精彩,都为重修的道观增添着清幽和神秘。可以说,这里既是一个参悟、领会道家文化内涵的新景观,又是一个游览胜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谨以摩崖内容连接成句作为结束语:富贵吉祥总有求,龙山白云送无忧。洞天福地明高下,道法自然辨去留。瑶台仙境知和谐,高寿面前祛烦愁。甘露滋润功成日,自有梦圆传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