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正
地排车老烟台叫“大板车”。 老烟台人可不欣赏那个“大”字,嫌那东西小,就连加两个大字“这才大大点”。拉大板车的、扛大包的(码头工人)乃至抽大烟的,都为市民鄙视。拉大板车被认为是最苦最累的贱业。有一句诅咒人的话:“你甭翕张,早晚当不了得拉大板车!” 开埠以后,有着巨大的运输需求。作为贸易集散地的港口,四乡大量的农副产品要往烟台集中装船,而大量的舶来品又需要迅速往四乡分散,但长期没有铁路,而只有一个公路网络。1920年建成的烟潍公路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公路之一,城镇之间均有路况欠佳,但却四通八达的公路相连,这就催生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雁行的地排车队。 只见清一色的地排车,装载着基本一样的货物,车距也所差无几,首尾相连,成群结队,车轮滚滚,涌流往前。 车队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因为这里地处丘陵,公路蜿蜒,不乏陡坡,必须通力合作,一人驾辕,众人拉绳,才可能翻山越岭,车队可大可小,可抱团精神则一。 与他们生产相联系,快餐型的小吃也应运兴起。他们是一个群体光顾了道边店铺,急于赶路,等不得你精雕细刻,又走得又饥又渴,汤汤水水是应急之需,正如杠子头火烧、大锅饼那样坚实却耐饥的食品就大受欢迎。 这个行当,吃大苦,流大汗,又脏又累。且报酬菲薄,概不例外地是计件工资。刮风下雨打了还得暂时失业,因为货物受损得包赔损失。所以生活赤贫,大都娶不起老婆。 不过也有一段芝罘版的《卖油郎独占花魁》的传奇佳话。一个朱姓车夫,爱上了一个四道湾的妓女。妓女染疾,那班用甜言蜜语玩弄她的阔少躲得无影无踪,而那车夫却一如既往仍旧知疼知热。车夫只在车铺搭伙,每日只能分得一点可怜的伙食,却匀出一半来照料苟延残喘的窑姐儿。这时,她才恍然大悟,那班请她吃馄饨的公子哥儿不过是虚情假意,只是垂涎她的肉体而已。她战胜了自己的彷徨犹豫,病好之后,拒绝接客,只敲诈达官贵人攒下了赎身钱,最后了与车夫结成了美满姻缘。 这段佳话曾经在雁行的地排车队中广为流传,他们婚巢就坐落在大钟楼下,传说中还涉及到不少老烟台的头面人物,是不错的电视连续剧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