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医20余载每年要做500台神经外科手术 |
杨军以精湛的医术和分毫不差的刀法,救治着一批又一批患者 | |
- 2013年12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神经外科手术中属颅底手术最见真功,医生指尖每一个细微的颤抖都可能割断细如发丝的神经和血管,而每一条细小的神经和血管又关乎呼吸、心跳、语言等功能。没有高精尖的设备,使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手术工具。杨军就凭借手中最原始的手术工具、精准的力道,成功做成了一台又一台颅底手术。同门师兄弟更是常用“绣花”来形容杨军手术时的精细程度。 他的医术>> 挑战世界性难题,成功实施脑干手术 相比大脑,人体最脆弱的组织是位于颅底的脑干,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稍有刺激便可能立即致死。 越是危险,越需要勇气。几年前,一位40多岁的内蒙古患者患有世界罕见的延髓-颈髓巨大室管膜瘤,也就是只有拇指大小的脑干组织里包着一个小手指大小的肿瘤,手术是该患者活下来的唯一希望。但脑干很脆弱,经受不了外界刺激。这位患者需要将脑干中央的肿瘤剖出,手术中脑干部位受到刺激是必然的,风险可想而知。 “这个手术是真的不敢做,包括我在内。”杨军说,手术需要将脑干切割开,又要求不伤及机体功能,下刀力度要拿捏得丝毫不差。即便成功剖开脑干组织,分离脑干和肿瘤也不敢保证不伤害到正常组织。 看到家属的坚持和乞求,杨军最终决定冒险手术。手术过程需要保留患者呼吸,以便观察手术是否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影响。“手术过程中3度呼吸骤停,有时1分钟的呼吸只有两三次。”杨军回忆说,他多次停下手术刀,评估对患者的机体伤害……最终,经过6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将肿瘤分离出来,也成功挑战了世界性的难题。 杨军认为自己是个有挑战精神的人,不到最后一刻决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就这样,年复一年,在他从医的20多年中,平均每年要做500台神经外科手术,绝大多数都是疑难复杂的手术。 他的关怀>> 为减轻患者负担,不使用人工筋膜 7日下午2点多,刚送走几波患者,又一波患者家属站在了杨军的办公室门外,恳请他“出手”相助。 杨军为患者做的手术不胜枚举,但值得一提的是,多数手术后他会再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分离患者自身的筋膜修补、固定手术部位,因为这能为患者减少不少费用。 “不少医生图方便多采用人工筋膜,杯口大的人工筋膜就要四五千块钱,这相当于多数人一个月的工资。”杨军说。采用患者自体筋膜有排异反应小、愈合速度快、减轻经济负担等好处。但是不少医生不愿采用人工筋膜的原因是,分离麻烦,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技术要求还高。“手术中为患者省钱了,虽说患者并不知道,但出于良心,还是能省就给患者省了。”杨军说。 他的努力>> 2年研究40多个尸头,刀法精细如“绣花” 在杨军幼年时的记忆里,母亲身体一直欠佳,幼年的他便萌生了当医生的念头。成年后,通过努力,他考入山东大学医学院主修神经外科。 工作了几年后,杨军发现自己的医术需要进一步深造,经一番奋斗,他又先后考取了研究生、博士、博士后,并争取出国留学。 “当年师从国内神经外科创始人及开拓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院士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张庆林教授,是目前最宝贵的一段经历。”杨军回忆说,他认为,要学就学最复杂、最危险的手术。“王忠诚老师在了解我的想法后,让我潜心埋在研究室里解剖、研究尸头。”当时研究室条件很苦,都是四处漏风的板房,因为解剖、研究的尸头都是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不仅味道刺鼻,有时眼睛都被刺激得泪流不止。 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杨军用了2年时间,解剖、研究了40多个尸头,为他现在细腻的手术手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的大脑就像是豆腐,软绵绵的,每一刀用多大力道都很有讲究。”杨军说,同门师兄弟曾形容他的手术感觉像是“绣花”,力道精准,分毫不差。 人物小传 杨军,滨医烟台附院院长,主要进行颅底病变及脑胶质瘤、脑血管等神经外科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开展了具有一定创新的高、精、尖的手术工作,手术技术与疗效达国内领先水平,形成具有国内外领先优势的专业特色,较好地完成各项医疗任务。 兼职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神经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专家数据库专家、首都卫生行业发展科研专项专家、北京市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专业评审专家等。在国内外发表交流神经外科文章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文章在中华级杂志发表30余篇及省,部级杂志50余篇,SCI文章6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4篇,参与编写著作、译文8部。参加和承担了10余项科研课题,获科技成果奖9项,第一位受奖者4项,其中1项获省部级二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