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声远 奶奶离开我已经十年了,十年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时常想起奶奶,心中总涌动着无限的思念之情。奶奶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奶奶的谆谆教诲,铭刻于心。我想跟九泉之下的奶奶说一声:奶奶,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奶奶呀。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奶奶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疼爱。 听妈妈说,我出生时所在的医院离家有七八里地,我的出生令一家人高兴不已,奶奶更是欢喜异常。我的家乡有一个风俗——刚出生的孩子不能过桥,可在回家的柏油路上有一座桥,于是,奶奶便把我裹在厚厚的襁褓里,从乡间的田野小路上一路辛苦地把我抱回了家。奶奶把我抱回家后,胳膊酸疼不已,一连几天都疼得不敢动弹。 记得我上小学后,尽管学校离家不远,但奶奶总是在我放学的时候,等在胡同口,接到我后,立刻接过我的书包,领我回到家里。炎热的夏天,家里总有一碗奶奶为我提前准备好的绿豆汤,看着我咕咚咕咚地喝完,她的脸上便浮起慈爱和欣慰的笑容。但是,那时的我总觉得奶奶每天雷打不动地在胡同口等着我是多此一举,看到别的同学放学都是自己回家,我与别人不一样,有时竟有些不乐意。直到有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感到特别难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手里的书包也觉得分外沉重,这时,在胡同口远远注视着我的奶奶立刻觉察到了不对劲,一路小跑过来,将我抱回了家,后来才知道我是食物中毒了,要不是奶奶在那儿等着我,我真不知道后果会怎么样! 可是,这种有奶奶呵护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慈爱的奶奶竟突然因病去世了。想到再也见不到疼爱我的奶奶,再也不会有奶奶领着我从放学的路上回家,我不知流下了多少伤心的眼泪。 听爸爸说,奶奶劳碌一生,无限辛苦,和爷爷一起把爸爸和叔叔兄弟两人拉扯大。爸爸和叔叔小的时候,每年的春节,奶奶都会熬夜一针一线给他们做新衣服、新布鞋。农村刚实行土地承包制时,爸爸和叔叔年龄尚小,爷爷又在学校教学,奶奶就独自承担起了耕种责任田的重担。奶奶种小麦、种玉米、种棉花,起早贪黑,含辛茹苦,但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说一声辛苦。 奶奶聪明正直,勤劳善良,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格,只允许走正道,做好事,不允许打骂人,不允许占人家的便宜。她让我的爸爸和叔叔从小就参加劳动,在劳动中磨砺意志,经受锻炼,获得成长。我的叔叔1992年参加工作时,负责一家集体企业的原料取样工作。有一次一个送货的人硬塞给叔叔50元钱,叔叔怎么也推不掉,没有办法只好收下。叔叔回家告诉了奶奶这件事,奶奶严厉地斥责叔叔,要求他立即把钱退回去,并且保证今后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做这种事。爸爸说,正是爷爷和奶奶的这种严格要求,才让他们兄弟两个从小就培养了勤奋踏实、正直做人的品格。 奶奶鼓励爸爸和叔叔团结一心,共同做事。她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是叔叔。爸爸对奶奶说:“请妈妈放心,今后不管怎么发展、情况如何,只要有我的,就有玉庆(叔叔乳名)的。”事实也是这样,如今,在爸爸和叔叔的共同努力之下,他们的公司发展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兄弟二人团结和睦,在父老乡亲中传为佳话。若奶奶在天之灵有知,她老人家定会无比欣慰的。 (本文作者为寿光市圣都中学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