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华 想说说黎锦扬已经好多年了。三十年前讲五四时期的乡土写实派,就知道湖南乡土作家黎锦明兄弟是湘潭著名的“黎氏八骏”,大哥黎锦熙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毛泽东的国文老师,四哥黎锦纾留学法国时与邓小平是同宿舍好友;后来得知八人中最小的黎锦扬是最早将中国文化带进百老汇的旅美作家,他其实也是山大校友,但我在山大多年,却未曾听人提及此事。 黎锦扬8岁时就被大哥带到北京求学,在大哥家来来往往的有钱玄同、齐白石、毛泽东等。1936年,他得知老舍等在青岛执教,便慕名考入山大(青岛),日后他还谈及老舍、洪深等教他读书的事。可惜抗战爆发,学业中断。他后来毕业于西南联大,1945年赴美国留学,再度与老舍相遇,自此开始了他的异域生涯。 1947年,黎锦扬在耶鲁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却因为一时无业面临被遣送回国。为了生计,他到唐人街打工,并以唐人街为题材开始创作。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以为是移民局打来的,便主动说:“我已经准备好了,你们送我回中国吧。”未料喜从天降,《作家文摘》通知他,他的短篇小说《禁币》获奖,奖金750美元;同时又有一家杂志转载了这篇小说,他又得了750美元转载费。一篇3页的小说,解决了他一年多的生活费问题,而更大的收获是他以此申请到了永久居留权。 唐人街生活促使黎锦扬创作了长篇小说《花鼓歌》,以华人父子王戚扬、王大的故事写代际、族群的文化冲突。1956年小说完成,却无出版机会,最后送到一家知识性书籍出版社撞运气。出版社请了一位80岁高龄的书评家审稿,当时老人病危,看完书稿已无力气写审稿意见,只写了“Read it”(可读)两个字就过世了。而正是这两个字,使得《花鼓歌》于1957年得以出版,当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而此前中国作家的作品,只有林语堂的散文集有过此殊荣。 《花鼓歌》很快引起美国文艺界广泛关注,洽谈舞台剧、电影等改编权的人纷纷前来。经纪人经过筛选,提供两项选择让黎锦扬最后决定,一个是百老汇制作人三千美元的首演权,另一个是好莱坞制片人以五万美元买断《花鼓歌》的所有版权。三千比五万,相差巨大,而五万美元在当时是一大笔钱,偏偏那天晚上黎锦扬在做决定时自己喝醉睡着了,翌日一早,经纪人兴冲冲地打电话来,祝贺黎锦扬选择对了,原来,黎锦扬在醉意中决定接受百老汇,而事后他自己浑然不知。后来,黎锦扬才知道,那三千美元只是百老汇首场演出酬金,以后每场演出都有版税可拿。《花鼓歌》改编成音乐剧后,在纽约和伦敦两地就上演了1000多场,得到六项东尼奖提名,又由环球影城拍成电影,造成轰动。2002年,华裔美国剧作家黄哲伦推出新版音乐剧《花鼓歌》,在洛杉矶上演再次备受好评,小说《花鼓歌》也再度重版,其经典地位被确认。 黎锦扬的这三次“运气”似乎有其偶然性,但却有着他持久的追求。黎锦扬1941年大学毕业后,就到云南芒市土司衙门当英文秘书,当时大家都认为他到中缅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难免冒险,他却在那里度过了他认为最美好的三年,他和“摆夷”人友好相处,又积极协助土司开展现代化改革。黎锦扬似乎天生能与“异族”友好相处,又真诚关注他们的命运。他出版过十多部小说集,包括同样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的长篇小说《情人角》等,但他自认讲述云南土司故事的长篇《天之一角》是他写得最好的小说,其中写到的中国远征军和边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冲突反映出他敏锐的文化感受力。赴美后,黎锦扬也无水土不服,更没有陷入乡愁而不可自拔。他是中国作家中最早扎根美国的,和美国妻子组成的家庭生活一直很和谐美满,社交圈也融入了美国社会,但他的创作却全部取材于中国历史和华人生活。《赛金花》、《上帝的第二子(洪秀全)》等长篇着眼于人性、爱情写中国历史人物,《金山姑娘》、《堂门》等长篇开掘华工早年在美国采金、筑路的艰辛历史,《中国外史》更是以一个家庭四代人的命运,讲述从晚清到“文革”普通中国人的命运。其中的文化冲突和沟通始终是他关注的重点,他不会将文化冲突政治化,而是用文学形式去展现,让读者、观众自己去体悟思考。 一直到新世纪,九十多岁高龄的黎锦扬还创作了《新疆来客》、《来自中国的女人》、《中国女人的灵与肉》、《旗袍姑娘》等多个剧作,在好莱坞等地上演,无一例外地写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冲突,他理解美国文化,尊重美国文化的娱乐性,视创作为职业,认真精心地建立起作品人物与读者、观众的关系,并采用美国人喜欢的幽默、轻松的方式表达,由此也让美国人认识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华族与人为善、相忍为谋的文化气度。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