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黎明
我的老家是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北杨村,是靠近渤海岸畔的一个小村庄。上世纪50年代初期,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各个行业百废待兴。当我上小学的时候,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和学习的艰难可想而知。正因如此,我对所经历过的六年小学时光的印象是较为深刻的。 当时我国的小学教育正在逐步普及,但并不是每一个村庄都有学校,有的村里只能设一个教室,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分别授课。那时村里因为教师少,没经费,所以按着排好的顺序排饭,让老师到学生家里去吃。而每家轮到排饭时,都会尽量让老师吃得好一点。 我当时就是在自已村里的教室读了一二年级后,又到邻村徐家村,当时叫徐家完小继续学习直到六年级。 记得当时的教室是非常简陋的,七高八低的桌子、凳子全部都是我们学生搭着伙从家里带去的。墙上的黑板是用石灰抹好,用黑墨染出来的,老师用粉笔写字都写不清楚。教室是民房改造的,窗户的木栅上糊着白纸。用毛头纸糊窗,虽不太白但却有韧性,糊好的窗既耐潮又抗晒,经久而保暖。但有时用一些普通的白纸糊窗却经常破裂,风一吹呼呼作响,尤其冬天,雪花都能吹进教室里来。 那时的教室夏天没风扇,冬天没有暖气,在教室前面生一个小铁炉子取暖,同学们从自已家里拿来木材和煤块。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增加一些办学经费,用于买煤和改善教学条件。 同学们用的本子有的是用二板纸、更多的是用包装纸来装订的。那时不像现在有装订机,大部分是由学生的父母用麻绳或棉线缝订起来的,也有学生自己订起来的,因此样式多异,很不统一。学生每人都有一块黑色的小石板,平时为节约纸张,都是用石笔或滑石块在小石板上练字、演算,只有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题时才用订好的本子。 学生们用的铅笔头儿都不舍得扔掉。有的学生买不了铅笔,买来铅芯用纸卷紧了当笔用。后来同学们逐渐开始有了钢笔,但更多的学生还是用的蘸水笔。有的蘸水笔是从供销社买来的,很珍贵;有的笔杆儿则是学生自己用木棍削好,前面开个口儿,插上笔头做成的。当时所用的墨水是蓝色的,很难买到成瓶的好墨水,是买来墨水片用水泡化出来的,所以在纸上写出来的字有深有浅,很不好看。 我母亲担任学校教师,所以我上学的条件较为优越一些。当时在教室里用着父亲给我的钢笔写字时,同学们都很羡慕,自已也颇感自豪。当时因为我上学,在家里成为重点照顾对象,家里人吃野菜,而我上学带饭吃,慈祥的祖母总是把家里仅有的玉米饼子装进我的书包,至今使我难以忘怀这种长辈的亲情与温暧。 后来,我又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了小学六年级和一年村办联中的学业,那段时间教室中的学习生活更是单调,没有系统的教材和课本。教室的环境和条件也是很差,没有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学习仅是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成绩很难提高也难以巩固。 当我参加工作了以后才知道,我们这里的办学条件尽管不高,学生们学习生活较为艰难,但比西部、比山区要好得多,我们这些孩子也比他们幸运得多。那里孩子上学真的是:屋里有个土台子,土台后面有个土孩子。就是这样简陋低矮的破屋教室里,高年级和低年级交替上课,但仍有一些家里困难和边远小村的孩子上不了学。 教室,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不仅是长身体,更重要的是学文化、练技能、增德智、强素质的平台与载体。现代教育对教室的要求,既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采光、保暧、通风、防火、防盗、防震、防灾要达到标准,对学生坐姿、视力、进出便利等都要合乎要求,使现代教室都完成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条件。更重视和突出了软件即教育方式与效果的改进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和彰显了教室的功能与内涵。想想以前的教室,看看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心里感到由衷的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