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现象”成功密码:创新+贴心 |
泰山特曲畅销浙江20年,成为鲁酒“走出去”的典范 | |
- 2013年12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12月8日,泰山特曲畅销浙江20年感恩抽奖大回馈活动在杭州举行。 |
|
本刊记者 朱頔
12月8日,一场充满了浓浓情意的感恩回馈活动在千里之外的杭州举行,这场活动的主办方是浙江新友控股有限公司,而活动的主角却是鲁酒的代表之一——泰山酒业。 自1993年11月泰山特曲进入杭州,这个老牌鲁酒已经在西子湖畔扎根了整整20年。一个坐落在泰山脚下的白酒品牌,缘何能够扎根千里之外的浙江并畅销20年之久?在整个鲁酒都在探索如何“走出去”的当下,“泰山”有何成功秘诀可以借鉴?近日,记者就走近“泰山”,试图找到它的成功密码。
关键词:创新 创新传统工艺 创新营销模式 泰山特曲何以畅销浙江,在全国白酒专家沈怡方先生看来,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产品质量。沈怡方曾指出,作为淡雅浓香型酒的代表,泰山酒幽雅的复合香和醇和爽净的口味,适应了当代人们的消费需求,理所当然地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较早推出了33度左右的低度酒,做到了低而不淡、诸味协调,引领了新的消费潮流,这是泰山酒风靡江南的根本所在。 泰山酒为什么好?沈老认为,一是取决于他们一直使用的小窖发酵,二是具有多名国家级、省级白酒评委这一人才优势。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对传统工艺的不断创新,不是照搬传统工艺,而是学习中有创新,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发酵时间上,做到了长短合理组合,这样生产出的酒才更有特点。 创新不仅体现在生产工艺上,还同样体现在营销理念和模式上。在杭州,泰山创造了多个“第一”。1994年,针对当地饮酒习惯,他们第一家推出250ml的小包装;1995年,第一家推出有奖促销活动;1997年,第一家推出33度的低度标杆产品;2006年,首家使用激光打码,使每一瓶泰山特曲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不断创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使得泰山特曲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常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关键词:贴心 厂商心贴心 结成命运共同体 在很多酒企的眼中,酒企和经销商就是一对利益共同体。但是,在“泰山人”看来,企业和经销商已经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以泰山特曲在浙江的总代理商——浙江新友控股有限公司为例,经过20年的风风雨雨,“泰山”和新友从厂商变成了朋友,从朋友变成了兄弟,两者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命运也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一个品牌在一个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持续的盈利能力。”泰山酒业集团总经理张铭新认为,“泰山”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发展,除了质量、营销、理念的原因外,保证持续的盈利能力是前提,否则就会昙花一现。如果单纯是利益共同体,那么在短期内任何一方没有利益时,双方的合作可能就此终止;而如果双方都往远处看,用战略的眼光、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一时的利益,那么创造长期的共赢和发展才能成为可能。实际上,泰山特曲之所以能够在浙江创造20年的辉煌,就是“保证经销商持续盈利能力”的最好例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