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宝宝人格 妈妈正忙家务活时,一旦宝宝还粘乎乎,许多妈妈都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自己去玩。”可能妈妈自己没在意,可宝宝就会受到莫大的委屈而嚎啕大哭起来。“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也不会。”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自己觉得很简单的东西宝宝应该也要会,否则就“笨”。 Tips: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让宝宝怀疑妈妈对自己的爱 有时妈妈故意要宝宝手上的东西,可宝宝不愿意给,过一会儿宝宝要妈妈抱,妈妈就会故作生气样说:“我才不要你呢。”如果经常这样,宝宝会很伤心的。 “再不好好吃饭,妈妈就不要你了。”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我。 Tips:小小的惩罚有时能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或错误,但妈妈的惩罚不能让宝宝对自己的爱产生怀疑,要知道惩罚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伤心,而是要让宝宝清楚地知道他的行为不对就可以了。 吓唬宝宝 “宝宝再不听话就叫医生来打针。”妈妈经常用这种方法教育宝宝,反而使他见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孩子一做错事,妈妈就说“叫警察叔叔把你带走”,孩子会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在别人面前不敢抬头。 Tips:宝宝难免做错事情,及时帮他纠正错误是妈妈的责任和使命,如果孩子纠正了,妈妈还应称赞他是个好孩子。 对孩子的要求超出其能力 “动作快一点,妈妈还要上班呢。”其实宝宝动作慢不是他的错,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快,也不知道怎样快,最关键的是平时妈妈的教导,怎样让宝宝有一个时间观念。 不要妈妈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宝宝不会,就说:“这么大了,连这个都不会。”说多了,宝宝会的事情他也不敢做了。 Tips:妈妈用时间去了解宝宝的能力,让宝宝做之前,把事情与宝宝的能力进行对照,如果宝宝能做而不做,妈妈应进行劝导;如果超出宝宝能力,就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勉强,小心适得其反。 按自己的意愿命令宝宝 “吃饭时不准说话。”……太多的“不准”容易限制宝宝个性的发展。“哭,还哭,不许哭。”“叫你不要玩电脑,还要玩,马上停止,睡觉去。”妈妈烦了后,就希望宝宝立即能够达到自己的意愿,这时往往出言比较凶,有的妈妈甚至拼命用手拉开宝宝的手。对宝宝来说,他从妈妈这里认识到什么是野蛮,并学会野蛮待人的方式。 Tips:对于宝宝做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妈妈须控制自己的情绪,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宝宝;转移宝宝的视线或爱好;给宝宝一个调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