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让是要让孩子懂得有时为了缓和矛盾,跟别人更好地相处。培养一个懂得谦让的孩子也并不是培养孩子委曲求全总是自我牺牲。所以家长需要在竞争和谦让之间掌握平衡。 方法1、让孩子自然流露和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还是一个心智和感觉系统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可贵的经验了。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让他和外界环境接触,让他在与外界的人和事互动的过程中尽情地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他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时,别告诉他该做什么,看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他自己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会简单地倾泻出来。此时,玩具本身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 方法2、事情过去之后,与孩子分享感受 当一件事情过去之后,可别让它就这样过去了。这时,你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对这件事的感受。“你很想要那个球是吗?果果也想要,有什么好办法呢?可不可以一起玩呢?可不可以果果先玩宝宝再玩,或宝宝先玩果果后玩。即使孩子还不会说话也没关系,通过和孩子这样的聊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更灵活地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让他明白谦让也是其中的一种办法。 方法3、通过经典故事,让宝贝理解谦让的含意 随着孩子渐渐地长大,可以让他诵读经典,并给他讲讲故事中的含义,当“融4岁能让梨”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印在他的记忆里的时候,这个故事所蕴藏的内涵,也就会慢慢地深入到他的心里了。这个正面的例子,在会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愿意学习和效仿的行为规范。 方法4、和孩子做角色游戏,帮他体会谦让的乐趣 当孩子大到可以玩角色游戏的时候,就可以设计一些这样的情景和他一起来玩。比如,让他扮演小猫和小狗,你扮演大熊,小猫是有礼貌的孩子,小狗是没礼貌的孩子,小猫主动把座位让给大熊爷爷受到了表扬;小狗不让,惹得大熊爷爷很伤心;也要让孩子扮演大熊,体会别人让给他座位和不让给他座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方法5、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自己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一起在游乐场或其他环境玩耍时,如果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