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也是由于自己上学时的限制,导致现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吃尽了英语的苦头,所以现在的新一代爸爸妈妈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语言上能够占尽先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英语启蒙教育的出现,家长们又开始发愁了,孩子英语启蒙早到底有没有用? 一些中国的孩子到国外上幼儿园,会出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些孩子在国内学过一些英语,比如上过英语课,会一些单词和句型。但是,到了国外以后,他们在语言方面并没有显示出什么优势,甚至在和国外孩子交流方面还要晚些。 还有一些孩子需要的时间明显更长。有些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呆了快一年的时间,说的并不多,还有的孩子说的明显有错误。比如某国外幼儿园的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快一年了,但是很少能完整复述老师的话,有些时候他会拿老师的话来问妈妈,但是妈妈明显感觉到这些话复述得不正确。 同样的语言环境,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孩子的个人领悟能力和兴趣因素。但是英国一位学者发现,如果孩子在九个月以内能够接触到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这些语言信号会让他形成记忆,这对于以后学外语会有所帮助。 还有一项研究称,日本人有两个英文字母的音发不出来,但是对比研究儿童,十个月以内的儿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辨音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退化。有资料说,儿童期学第二语言,大脑会有分区地去存储这些语言信号,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也一样会退化。一般认为十二岁是个界限。年龄越大,语言的学习对于母语的依赖越强,最后,只能按照外语的方式来学习。 由此看来,人的辨音能力真的是婴儿期最强、以后逐年减弱的话,那么从出生以后就开始进行语音信号输入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孩子大脑中存储了大量正确的英语语音,以后再听到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接受和识别。这样说来,为什么不早些给孩子提供英语语音资料,而一定要等到小学才开始很费力地去要求孩子去听、去正音呢?毕竟,六岁以前的细水长流要比上学以后作为学科每天去学要省力得多啊! 语言是有规律的,儿童成长也是有规律的。尊重语言学以及儿童成长的客观规律,用母语的方式,用中文学习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英语启蒙中的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原汁原味素材的输入,从听力辨音能力和情境对应能力两个基本点入手,建造第二母语的游泳池。而这个游泳池的关键,是科学体系的建立。有了这样的体系,孩子最终获得的将是活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