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5日讯(通讯员 刘莹 记者 刘涛) 25日,滨州市2013年度消防工作汇报会召开,大会总结了全市的消防安全情况,指出目前全市已有5670余家“九小场所”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达标率为45%。 “九小场所”一直是火灾的高发区,历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九小场所”具有随意性,租客经常性的轮换,致使“九小场所”的管理存在困难;加之这些场所规模小,财力基础薄弱,让其完全符合消防标准化建设要求存在难度;同时“九小场所”消防标准化建设所需费用到底由租户还是由房东出,不明确。目前,滨州12600个“九小场所”中,已有5670余家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达标率为45%。 滨州市公安局将全市948家消防重点单位明确到每一名消防监督干部,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将全市115家高危单位纳入重点监管范围。近期,全市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共检查单位2.5万余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3.9万余处,责令“三停”单位51家,临时查封单位41家。 滨州积极提高城乡火灾防空能力,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市91个大网格、5300个中网格、18081个小网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基层消防工作得到加强。随着消防进社区的深入推进,全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对全市679个社区加强消防基础建设,设置消防器材存放点和消防器材箱。 据了解,“九小场所”指小商场、小学校(幼儿园)、小医院、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这些场所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被各地政府列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