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评论员 吉祥
1月7日,全省大范围的雾霾进入第三天。与前一天相比,重污染城市仍有8个,记者调查走访发现,环卫工、建筑工人、交警等户外工作人员,虽然与雾霾零距离接触,但防霾保障和福利很少。(本报今日A13版) 持续的雾霾天气依然在考验着公众的忍耐力。因为可见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政府部门对雾霾治理的乏力,久不散去的雾霾甚至已经造成了普遍的社会焦虑。普通人可以躲进室内,但由于工作的关系,诸如环卫工、建筑工人、交警等户外工作人员依然不得不在雾霾天气中坚持工作,以保证城市的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对这些户外工作人员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补偿”角度出发,发放雾霾补贴都不为过。 然而,尽管雾霾的危害众所周知,但受困政策因素,政府和企业均未有针对雾霾天气下,户外工作人员的补偿措施。从记者的探访看,现在由单位自行发放的所谓“雾霾福利”也极为有限,环卫工人能够得到口罩,有的交警可以喝到梨汤和姜汤,而建筑工人则连口罩也没有,只能在无保护状态下施工。如果说,启动治理雾霾应急预案因有“连续72小时”的硬杠杠卡着,常常落入政策空当,那么雾霾补贴的前景则更为尴尬,仍然处于政策空白状态。 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发布2013年自然灾情通报时,将雾霾天气纳入,这也意味着雾霾天气首次与高温天气、洪涝、干旱、风灾等自然灾害相提并论。 既然高温补贴、高温假期已经实行,而且雾霾天气在长期内仍然是一个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大可不必一味教条,不妨将补贴纳入到治理雾霾天气的应急预案中,明确补贴人群与补贴标准。 值得重视的是,当下频发的雾霾天气,显示出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欠账,而民众在普遍焦虑中呼吁雾霾补贴,也并不是冲着钱来的,其背后更多的是对灾害性天气的不满。这需要相关部门正视问题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毕竟,与有限的补贴相比,健康和蓝天才是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