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究竟有啥秘诀? |
义助科研,九旬老教师身后捐遗体 |
| |
- 2014年01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1月8日讯(记者 吕璐) 8日中午,教书育人40余载的94岁老教师单松筠辞世。早在2005年10月,老人就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登记表,去世后,其遗体被青岛大学医学院接收用于科研。 1919年出生的单松筠是青岛人,高中毕业后开始从事教学工作,50岁退休,育有五个子女。在家人和朋友眼中,单松筠是个坚强、独立和开朗的老人,经常教育家里的小辈“把问题想简单点”。15年前老伴去世后,单松筠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就开始一个人生活。期间,她的两个女儿先后去世,给她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可她很快调整了情绪,反而安抚其他家人的情绪。 2005年10月10日,八十多岁的单松筠联系了市北区红十字会,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书。“身体好好的为什么捐献遗体?”当时家人们并不理解,对她的做法还有些抱怨。单松筠对子女说,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被科学攻克的疑难杂症,而她的身体一直没病没灾的,想百年之后捐出遗体,让科学家研究研究长寿的秘诀。在单松筠的劝说下,家人们终于同意了。 今年5月开始,单松筠来到劲松一路上的一家敬老院生活。2013年12月2日,她刚刚在敬老院和家人、护工一起度过了94周岁生日。本月8日中午,老人身体出现异常,突然离世,享年94岁,家人们帮助她完成了遗体捐献的心愿。单松筠的儿媳妇张泽蔚告诉记者,老人是他们家的骄傲,在她的影响下,现在家里的晚辈们也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青岛大学医学院人体形态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刘志才介绍,单松筠是2014年青岛市第3例成功实现遗体捐献的志愿者,其遗体将供日后科学研究和教学使用。刘志才说,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做出了有爱的选择,2014年1月1日以来捐献的3位都是90岁以上高龄的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