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风物】 □柳如 说起蒲窝,好多人都很陌生。 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蒲窝那是相当流行,男女老少人人都会穿,不穿反倒不正常,除非你不怕冷。 蒲窝,顾名思义也就是用蒲草编成的蒲草鞋,围成一个草窝的形状,脚伸进去暖暖的。其实要说暖和还是棉鞋,可在那个年代,人们大多家境贫寒,谁能买得起棉鞋?冬天里能穿双毡窝就已经是奢望,毡窝别看又硬又笨的模样,可那也只是有身份、有钱人的象征,老百姓还是只能穿蒲窝过冬。 进了九,集市上就有了蒲窝的身影,自家编也成,蒲草随处可见,不过这编织手艺那真的需要心灵手巧才行,所以寻常人家还是以买为主。蒲窝不贵,早先是几分,到我父亲那一辈一双大概是几毛到几块钱不等。集市上卖蒲窝的小摊很多,大大小小的蒲窝兼顾男女老少,甚至老太太的三寸金莲或者是小放脚都能买到称心的。姑娘们喜欢漂亮,心眼活泛的手艺人就把蒲草染成各种颜色,编出来的蒲窝大家都喜欢,红的、黄的、绿的煞是好看。小孩子们的更是可爱,连刚学走路的娃娃也有蒲窝穿。 这蒲窝也是认产地的,在我们滨州,大伙儿买前一般会先问,这是水湾的吗?只要答是,便放心大胆地买,所以附近村里卖蒲窝的小贩都会推着手推车去水湾批发蒲窝,可能是因为水湾这地方属于退滩地,地势低洼,沟渠环绕吧!也正是这遍布沟渠的蒲草(当地人习称“蒲子”),给水湾村民编蒲窝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于是水湾蒲窝成了那个年代百姓心中的首选。 蒲草叶子宽大厚实,蒲窝的编法跟柳条筐的编法类似,里里外外都透着粗犷的风格,厚厚实实的。从割草到编织,编蒲窝是件累人的活,可为了生计,手艺人需要猫在潮湿的地窨子里,点着昏黄的煤油灯,熬夜编蒲窝,有时脸都被煤油灯熏得乌黑,就是这般努力,一天编三双就已是高手。编蒲窝需要鞋楦子,一般是木头的,也有人用泥来做,按人脚的大小做成泥楦,然后用火烧烧就可。因为鞋口没有弹性,所以鞋口多采用椭圆形,刚好在脚面上,没有鞋腰,便于穿脱。 刚买回来的蒲窝还不能直接穿,还需进行二次加工,把穿旧的布鞋鞋底缝在蒲草鞋的底下,使它也有了一个既抗磨又牢固的千层底。再用袜子头或布将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贴好缝好,里面再絮上麦秸,既轻便又保暖。经过加工后的蒲窝有的可以连穿几冬也不会坏,可如果遇上不讲究的人,说不准几天鞋帮就歪到一边去了,保准出不了冬,这蒲窝就寿终正寝了。 虽然穿蒲窝走路十分轻便,可它跑起来依旧是“踢里趿拉”的,有时只能用“拖”来形容这种鞋,即便如此,可它仍旧伴着人们度过一个个寒冷的冬天。 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蒲窝在不少地方都有所见,遍地蒲草好编鞋,只要有蒲草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只是名字不同罢了。比如在胶东,人们称之为“嘎哒”。有的还叫芦花鞋,在温州还有一个专门的蒲鞋市,足见那个时代蒲窝的兴盛。 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开始改穿棉鞋,过去到村里吆喝收蒲窝的摊贩不再来了,蒲窝摆在集市上没人问津,没有人会穿这种简陋的鞋子。渐渐地,这种最天然、环保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已濒临失传的境地,再见到蒲窝的身影大概只能在工艺品店里了。不管如何,寒冬时节,在老一辈人的心中,蒲窝永远是最温暖的记忆,这是不容置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