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两位年轻人传递社会正能量 |
辞掉城市工作去外地农村支教 |
| |
- 2014年01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申洋觉得,孩子们给他写的小纸条是一种财富。
本报记者 刘涛 摄 |
|
李睿涛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去年7月份自愿报名参加支教,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中学当一名地理老师。说起这次支教,李睿涛说,支教除了能教授孩子一些知识外,“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
本报1月23日讯(记者 彭彦伟) 本报联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发起了“关爱支教志愿者”行动,22日本报记者联合日照爱心志愿者联合会一起将关爱物品送到两个支教老师家中。“不仅能帮助当地孩子,对我们也是一种洗涤,一种熏陶。”支教老师李睿涛说。 22日中午12点30分,记者与日照市爱心志愿者联合会一起将米、面、油、鱼等物品送到李睿涛家,她家住在东港区的一个小区内,见到李睿涛时,她刚从贵州回到家里。 李睿涛个子高高的,说起话来就会很自然地露出笑容,一双大眼睛显得非常有精神。 李睿涛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去年7月份自愿报名参加支教,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民族中学当一名地理老师。说起这次支教,李睿涛说,支教除了能教授孩子一些知识外,“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 “那边孩子上学环境肯定要比咱这边苦很多,看看自己的环境,再看看那些孩子,感觉得好好珍惜目前的条件。”李睿涛说,她自己选择做老师也是受母亲影响,“我妈妈50岁了,做了一辈子小学教师。” “从小就受母亲熏陶,感觉教师是一个挺伟大的行业。”李睿涛说,支教时间是一年,寒假结束后还将继续去支教。 随后记者与志愿者又来到申洋家中,申洋家住昭阳小区,1月21日晚上他才从支教地湖南回来,他现在湖南一所农村小学支教。支教之前申洋已经参加工作一年多时间,对于辞职选择支教,申洋说,“支教是我上大学时候的一个愿望,但当时在学校没有机会,之前看到网上有公益组织,自己报名就参加了。”申洋说。 申洋告诉记者,不到半年的支教时间对他来说也是人生一个重要的经历。5个月的时间他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申洋向记者展示了孩子们写给他的一些小纸条,记者看到有是给申洋祝福的,有是向申洋承认错误的,在申洋看来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