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田 这是初秋的一个下午,阳光刺得眼疼。 白晃晃的练兵场上,一群正在进行班进攻战术课目演示的士兵,在场上摸爬滚打、辗转腾挪,一旁观看的一位中将不住颔首。 演示完毕,将军径直走到腰杆笔挺的中士班长面前。班长立正、挺胸,刷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手臂在空中划过的瞬间,一道血红的光色,在阳光下分外醒目。 这一细节,没避过将军犀利的目光。将军上前细查,只见班长的手腕向小臂延伸处,一抹殷红的药水,覆在结着痂又破裂的伤口上,渗出殷红的鲜血。 将军眉头一紧,再看班长的迷彩训练服,只见其小臂与膝盖处皆有缝补痕迹,却又大片磨破,已无法再打补丁。 “有多少人受过伤?”将军问连长。 连长没直接作答,而是面向全连下令:“全连都有,把袖子捋起来!”一瞬间,一百多号人齐刷刷举起双臂,殷红的血痕一个不落。阳光下,真像一面面鲜艳的小红旗! 将军的眼眶湿润了。自此,这个训练玩命的步兵连队,每一名官兵每年都比其他连队多领上一身迷彩训练服…… 这个历史上立过两次作战大功的连队,写满传奇。他们曾在解放华北时最先攻下正定城头,更奇的是,在南疆战场,一个连队用时25分钟便全歼守敌87人。奇从何来?就从这不要命的训练中来。 其实,你如果真的走进军营,真的融入兵的世界,真的掀开那一个个传奇连队的传奇经历,也许,那扑面而来的奇人奇事,大都来自你在现实生活中还不一定看得上眼的大兵们。 兵,是军队里最基础的组成元素。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字眼儿偏又大得离奇。孙武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然,经这个字眼儿的合成,那些诸如兵法、兵机、兵道、兵权等大到关乎军队与家国的概念,几乎数不胜数。对此,有兵家言,士兵虽小,却是军队之基;兵事再大,须以士兵为本。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世事更迭,时局变迁,战场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但兵的基本角色,总也难有更大转变。你看,他们依然是棋盘上的临河先锋,离战火最近,离搏杀最近,离生死也最近。 军事专家戴旭编过一本军事图书,名为《不战之困》,书内弥漫着这位忧患意识强烈的军人对中国军队数十年无战事的担忧。担忧什么?担忧这和平的岁月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侵蚀了我们的军营、我们的军官、我们的战士。 也可能正缘于此,我一直对那些一心钉在训练场上的大兵们心存敬畏。也正是从他们那里,才能寻见那最踏实的安全感、最底色的强军梦。 作为军事记者,我接触过许多士兵兄弟,他们尽管角色不同、性格各异,却同样纯朴、可爱,同样安宁地守着自己的岗位、尽着军人的职责。 在远离大陆的一座边防海岛上,我曾采访过一个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士兵小伙,他低着头说话的样子是那么腼腆、那么羞涩。可一上了训练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虎虎生威,英气逼人,在四百米障碍场上叱咤风云,在技能比武中力挫群雄,用完美得无可挑剔的表现,展现着一位精武尖兵的别样风采;在远离人群的山沟部队里,我曾结识一个面容沧桑、少言寡语的老兵大哥,他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指挥、驾驶、维修,样样精通,电工、钳工、瓦工,全能玩转,曾获得革新、发明大小奖项无数,他的徒弟遍布座座军营,他的能量辐射大小战场;还有,在硝烟弥漫的演兵场,在剑拔弩张的比武场,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抗震救灾的废墟旁,在走出国门的维和营地,在戍守海防的四无小岛,每一处,都有这些最本色、最基础而又最让人觉得踏实的士兵兄弟。 去年底,报社要组一个老兵专号。在采访中,我获得这样一个素材:一位在深山执勤的老兵就要退伍了,数年来,他忠于职守,更精于职守,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多次保障任务。然而,他却从未见过自己团队的大门。他临行前的唯一心愿,就是能在团队机关大门前照张相。连队把情况向团领导报告后,团党委特别批示,专门用车把这位可爱可敬的战士接到机关,所有常委一同陪他照相。 虽然没能采访到这位老兵,但看他的照片,是那样质朴、那样真诚,我就能想到,在他的岗位上,他又是多么用心地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心安啊! 也许有人会说,如今都在打高科技战争了,都装备高精尖武器了,一个按钮、一次干扰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的战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冲山头、拼体力吗? 有位退下来的老将军一直保持这样一个嗜好:每隔一段时间,他就要去部队转转,他最愿看战士们扯着喉咙喊口号唱军歌的样子,最愿看战士们绑着沙袋冲山头练体能的情形。那口号、那歌声,听着真提神、真提气;那阵势、那场面,瞅着真过瘾、真带劲! 这位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的老将军说,兵不失杀气,军队才上得战场;兵精武强能,军队才能战场制胜。 信哉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