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贤君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1938年2月,日军侵占烟台前,正是老烟台京剧演出鼎盛时期,丹桂戏院(现址在天天渔港北侧十字路口西北角商业楼)、光陆戏院(在丹桂戏院西南约十几米远,解放后叫大众剧场,1969年因年久失修,停止使用。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拆除)常年有戏班演出,每年阴历腊月二十六至二十八,戏班都有“封箱”的规矩。 封箱意即今年不唱了,明年再唱。腊月二十八这天晚上的演出,演员全部大反串。如唱花脸的反串旦角,小生唱老旦。戏演完了,观众看全体演员登台扮演二十八宿,托塔李天王、文财神赵公明,不唱光跳。有的演员在剧场里贴烧钱纸,供奉京剧祖师爷——唐明皇。然后,全体演员都扮上财神,由“坐宗”也叫“戏包”,即一个什么戏都懂的人,手提一只活鸡上台,把头剁下来,满台转,鸡血也一滴一滴地往下滴,“封箱”遂表示结束。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1946年春节。 大年初一,丹桂戏院和光陆戏院更热闹。上午七点半开始,观众都去打财神。当然,最高兴的是钻头觅缝,惦着脚尖的大皮小子们。这是他们掰着指头数日子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盛大节日。戏院敞开门,不收门票。由挂头牌的老生和武生,分别扮演文武财神。锣鼓声中,观众争先恐后地涌上台前,用铜钱打舞台上的财神,打上就寓意一年诸事顺遂,财源滚滚。铜钱掉到地上,孩子们就去抢。约进行一小时,戏院的工作人员就清场。有票的观众便可坐下来看戏。往往上午、下午晚上一天三场戏。从正月初一演到正月初五,上演京剧多是《龙凤呈祥》、《双姣夺缘》等寓意吉祥的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