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牟墨林的经营之道
2014年02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出身牟氏家族的牟墨林被称为“中国古代民间第一大地主”,他的牟氏庄园经营之道,与现代企业的某些管理模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巧建庄园,不用配保安
  牟氏庄园占地30万平方米,鼎盛时期,庄园拥有土地6万亩,山峦12万亩,且“集中连片”的住宅房共有480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大的庄园,没有一个家丁,却几乎没有招致强盗来家骚扰——这与庄园巧妙的设计有关。
  这座庄园北面是一条长长的围墙,由墙向南,是牟墨林及其家人居住的区域,呈六个片区分布的房屋,在其周围,则是租种牟家地的佃户们所组成的佃户区——所有房子相连非常紧密。
  如果将牟墨林及其家人居住地看做“领导办公区”的话,那么佃户居住的便是“职工家属院”,再往外成片的土地则可视为一个大工厂的“工作区”。
  这种格局下,“职工家属院”就成为“领导办公区”的天然屏障,而佃户们也就成了“工人兼职保安”,强盗若想突袭牟墨林家,必须先经过佃户区,这样很容易就会被佃户“阻击”下来。如此,牟墨林及家人便可高枕无忧,而不用雇家丁,也就节省了开支。
给佃户房子住
  牟墨林家的佃户们,又凭什么自愿给东家“既当工人,又做保安”呢?这又得从牟墨林所擅长的“让利”政策谈起。
  据传,牟墨林手下的佃户们不用自己盖房子,因为牟墨林盖了房子,将使用权无偿“转让”给佃户们,前提当然是要给他好好干活。
  佃户们得到如此“天大”好处,自然会更加卖命地给东家干活,而一旦东家遇到威胁,他们也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没有了牟墨林,谁还会给他们免费房子住?
  同时,牟墨林还制定了非常宽松的“交租”政策,与周围其他地方的动辄40%-50%的交租量比,牟家佃户的交租量平均只占到产量的25%以内,这就使得很多人自愿过来给牟墨林当佃户。
  平时牟家的一些零活,比如上山打柴草,牟墨林也都“承包”给佃户们。他承诺,只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允许上山“出差”打草的佃户,得到其所打到柴草量的3—4成,换言之,你打了一筐草,只要活做得好,你就能拿走将近半筐,如此“重赏”下,佃户们干活自然就多。虽然让利不少,但牟墨林得到的柴草总量,却相当可观。
乐善好施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除了对“工人们”许以种种好处外,牟墨林还非常注意“争取并团结”当地其他百姓,为庄园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方面他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赈灾,用现代话讲,做慈善。
  相传,牟氏庄园门前,长年都维持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吃白食”人群,因为庄园一日三餐都会供应饭食。每逢大灾,口耳相传的灾民更是蜂拥而至,但牟家对于上门的灾民几乎全面赈济,对于本地贫户,也会以工代赈,尽量给他们饭吃。
  牟墨林的这些“慈善”义举,自然是建立在前面提到的特有的经营基础上,广兴慈善能在庄园周围造成“家家有活做,人人有饭吃”的局面,有了充足的食物,自然就没多少人会铤而走险,威胁庄园内部安全,这就为庄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慈善”光环下,牟墨林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官府也不会多找麻烦。
  如此一来,建立在内外良性循环基础上,牟家的产业和荣华富贵就能更长久地维持下去,这无疑是一种大智慧。

  (资料部分出自《牟氏庄园三百年》)
   本报深度记者 刘志浩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