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想 这其中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是现代人,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原始人类的“丛林意识”,头脑还没有升级到“现代意识”。
记得作家阎连科说过,他的亲友劝他写写《还珠格格》“小燕子”这样的小说,不犯忌讳,又俘获大众,名利双收。如果要从读者欢迎度来看,确实如此。看阎连科小说的人真比看那些戏说小说的少多了。最近读了本名叫《反教育时代》的书,找到了大众为什么更偏爱《还珠格格》的原因。这其中原因就是,虽然我们是现代人,但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原始人类的“丛林意识”,头脑还没有升级到“现代意识”。 《反教育时代》这本书主要讲正式学校教育把人给教愚蠢了,怎么办呢?我们要利用电子科技来学习,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经验材料和信息,贡献每个人的才智,形成一个集体智能大脑。这样,我们就有了超越每个个人智慧的“超级聪明人”,以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 我知道有个“丛林法则”,就是在动物世界,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规则。但是“丛林意识”虽然与丛林法则有关,但不是一个概念。斯克伦在上世纪中叶研究美国印第安人部落社会时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生活在丛林中,因为其生存中随时要逃避被捕猎,而且丛林里行动不便,所以对重物能不带的就不带,尽可能轻便,头脑的精神模式也是尽可能地轻便,不去思考、记忆复杂的事情,这种自然习惯形成了思维上的“丛林意识”。因为机械的发明,现代社会的人在携带物品上虽然不再受丛林意识的影响,但头脑的滞后没有因科技的发明而脱离它。所以,我们会发现,阅读康德的人比阅读村上春树的人少太多了,喜欢古典音乐的比流行音乐的也同样少很多。即使在西方世界,喜欢并能够欣赏莫扎特、贝多芬等古典音乐的人远远没有喜欢迈克尔·杰克逊的多。人们需要的是简单、轻松、娱乐,而不是对复杂问题费脑筋的理性思考,这是丛林意识在作怪。 因为丛林意识,爱读书的人,尤其是读需要费脑筋的书的人就不会很多。但是,人类社会中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是大众中的“异类”,就是康德、达尔文、牛顿、陈景润这类人。当然,这里的几个例子过于极端,实际上大多数人要么丛林意识强些,要么现代意识强些。但是因为牛顿、爱因斯坦、康德、叔本华这些极端脱离丛林意识的人的存在,让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大众跟着借光,他们思考、探索的成果给众人享用。比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这样的人,乐于并且有能力钻研复杂问题。 再看看教育,这是当下很让人焦虑的事情。其实,丛林意识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习微积分和量子力学这类复杂知识。然而,学历的重要性,科举精神遗留作祟,让许多不适合读书的孩子也必须在高考这个角斗场里拼命复习考试,做陪绑。德国号称是生产思想家的国度,即使是这样一个国家,也采用了很好的分流制,孩子从十岁就开始分流,一部分读中学,多数以后上普通高校,一部分人分流到职业院校,他们到了职业院校,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一半时间到工厂作坊实习,毕业后工作稳定,收入与普通大学毕业生差不了多少,一样过着尊严体面的生活。郑也夫的新著《吾国教育病理》对此有很好的分析:我国因独生子女政策,让早期的家庭分流不再,学历社会,尤其是官员高学历的推波助澜,加上职业学校本身的问题,让中国的教育分流非常困难。 在人类的进化中,思维模式变得喜欢符合自己需要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能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即使它是假的。也因此,人们不自觉地编织着自欺的故事,把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这样,许多人本来不适合接受高等教育,但是自欺式地高估自己,使自己成为了他人的陪绑。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事情都有陪绑问题,外语学习就是陪绑最明显的一个例子。那么多学生学习那么多年外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用到的人最终能有多少? (本文作者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