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4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本报3月4日讯(记者 王永军) 市民邹先生前几天参加了某卫视播出的猜谜有奖活动,本来说好的大奖没得到,却白白损失了50多元通信费。 “2月21日上午10点多在电视上看到的。”家住牟平的邹先生当天上午在家看电视,电视剧播出的间隙,出现了一个猜谜有奖的活动,奖品还挺丰富,是3000元现金和一部三星手机。 邹先生说,节目中一位女主持人出了一个字谜:“两点十八,饿了找它。”并给出了提示,两点十八代表这个字怎么写,饿了找它是指它代表的东西。女主持人说这个字笔画不多,很常见,大家都会写,而且这个东西生着不能吃,做熟之后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物。 邹先生告诉记者,其实这个字应该是米,他一下子就猜出来了,但是女主持人一直说没有人有正确答案,并不停地在计时,希望有人赶紧拨打电话。 期间有几个人拨打了电话,结果都猜错了,看着大奖这么容易,邹先生就拨打了电话,对方告诉他猜对了,电话一直接通了20多分钟。 “后来才觉得是上当受骗了。”邹先生介绍说,回头手机接到一条短信,提示卡上余额不多。经过查询,邹先生发现自己50多元的电话费没了,后来才觉得那是一个骗局,利用大奖骗取市民的通信费用。 邹先生告诉记者,播放猜谜节目的电视台在外地,为了这几十元钱去外地维权,显然也不实际,希望给市民提个醒,不要轻易相信这类节目,以免上当受骗。 相关链接 大奖诱人,很多节目是录播 据了解,济南市工商部门曾查处过一起电视猜谜骗局。据调查,这种节目并非现场直播,而是提前录制好再播放。为了不让观众看出破绽,这类节目通常频繁更换内容和竞猜方式,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想方设法套取观众话费。 负责处理的工商部门人员说,有奖猜谜电话只要一拨通就开始计费。观众支付的基本通讯费和信息费最终由节目制作公司、SP企业(增值电信运营商)、基础电信运营商和电视台根据协议分成。 据了解,早在2005年,广电总局就下发通知,要求对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管理。通知明确指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设电话和手机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节目,不得以高额奖品和奖金迎合或诱发听众、观众的投机、博彩心理;少儿节目的电话、短信参与的有奖竞猜类节目,奖品不得采用现金形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