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委会,被动参与多过主动监督 |
多处于从属地位缺少自主判断,唯学校老师命令是从 | |
- 2014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4日中午,在肥城市孙伯中学,两位家长代表正在查看学生的伙食情况。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 | 4日,肥城孙伯中学的学生家长在检查住宿情况。 本报记者 白雪 摄 |
|
延伸调查 2010年起,省教育厅全面推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时至今日,我省各市兴起了家委会筹建“热”,济南85%的中小学都已建立了家委会,青岛部分中小学还在家委会的帮助下开展了校内托管。 记者调查了许多学校的家委会,发现目前很多家委会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唯学校和老师的命令是从,出人出钱出力,而真正平等地参与到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工作的却少之又少。 本报记者 张榕博 王光营 汪泷 白雪 李珍梅 家长进学校,补位学校教育 3日起,肥城市孙伯中学的家长管理团正式“上岗”,每天都有约10位家长到校,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听课、陪餐、陪寝等都可以。“没发现大问题,俺们去了食堂、宿舍。”家长李秀玲是孙伯中学家长委员会的一员,也是4日家长管理团的小组长。 肥城市孙伯中学校长翟立成说,家长来了对学校也是一种监督,随时可以进入餐厅检查卫生状况,和班主任交流一下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作为济宁城区较早成立家委会的学校,东门小学的家委会已经成立了四年时间。东门小学二年级五班的班主任程兰告诉记者,在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中,家委会起到了桥梁作用,“有些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家委会可以集中起来与老师沟通、交流,我们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新学期开始,青岛的校内托管试点扩大,这一工作并不是学校组织策划,主要是由家委会成员负责。从人数摸底到方案敲定再到学生看护,大量工作都是家委会负责。
学校让干啥就干啥,家委会挺累 “家委会就能干点护送之类的活,这些还用得着家长吗?”省城某小学学生家长胡先生表示,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不组织活动,都把任务推给了家长。“学校明明是害怕出现安全事故,推卸责任,活动组织、费用收取、租车等都交给家长。” 省城一知名小学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学校每年的运动会上,家委会几乎是一个“比阔会”,“班主任几乎不需要操什么心,这个家长把班级的运动服全包了,那个家长直接拉来一车矿泉水,还有什么横幅、拉拉队,费用都是家长埋单。” 孩子上三年级的李女士表示,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家委会,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不平等,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层次很低、随机性很大。“考虑到自己的孩子,家长不可能真正监督学校,只能接受学校的指挥,其实一直在尽义务,权利被悬空了。”李女士说,在某种程度上家委会成了家长和学校的联谊会,家长慢慢都没有参与的热情了。
学校教学压力大,家委会受限很多 济宁任城区教体局教育科一位负责人称,虽然各学校家委会或多或少都曾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但总体发展不理想。 该负责人直言,最大的难处就是学校的教学压力不允许家委会广泛、多样化地开展活动。相比小学,初、高中的升学压力使家委会形同虚设,即便学校和家委会力图为学生拓展校外课堂,也难以获得大多数家长的认同。 除此之外,家长工作忙,安全问题,学生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兴趣班,都使得家委会发起活动难上加难。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家委会成员因自身利益,也容易发生冲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家委会制度实施多年,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不平等的,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之间,家委会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家委会缺少自主意识,只是一个参与和配合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