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80后、90后读者,没有经历过“文革”,您认为《驰向黑夜的女人》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叶兆言:我不知道,也许要别人来告诉他们这是一部有点意思的小说才行。我知道哄他们去读并不太好,可是有时候你还真得哄一下才行。如果能形成这样一种无形的压力就好了,有一天,大家都在说,都在议论,说你们竟然会不知道这本书,说你们竟然还没看过,这就好了。时至今日,如果真还有什么可以吸引他们的地方,大概就只有两个字,“流行”。没什么比“流行”更能吸引人了,有人对流行二字不以为然,其实世界文学名著都是流行的,流行是名著的基本条件。 坦白地说,对于读者,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才能吸引他们。我接触过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已经习惯跟着别人的感觉在走。
2.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写出了亡国时刻南京女人的“烈”,比男人来得更勇敢,您也写过类似表现秦淮妓女气节的散文,这部小说写出了南京女人哪一方面的特质?
叶兆言:这恰恰是我希望读者能够回答我的问题,他们读了这篇小说,如果能发现南京女人某些方面的特质,这就有意思了。写作时,我并没有很认真地去想这些问题,我只是凭直觉写了下来,肯定会有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我真希望有答案。
3.这本书把乱世背景下“和平”的南京城写得很精彩,有人说这是“从民间的角度来重写民国史”,可否讲讲您小说中的历史观是什么样的?
叶兆言:我心中的历史观,其实就是一个小说家应有的特殊思考方式,在他心目中,历史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现实就是还没死去的历史。现实既是因为,也是所以。为什么会有今天,因为我们有过那样的历史。而有了那样的历史,一定也会有今天这样的现实。我不赞成重写民国史的说法,作家的手不要伸得太长,人要虚心一些,把小说写好了就行。小说家别装得像历史学家那样,一肚子学问和思考,没必要。小说家就是小说家,小说家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小说写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