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今日关注
  • 山东新闻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 报料
  • 评论
  • 论坛
市“三名”培养工程管理办法出台
自修教育专著成评名师硬杠杠
2014年05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本报5月20日讯(通讯员 张欣 王蕾 记者 谭正正) 近日,市教育局出台了《滨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人选管理办法(试行)》。管理办法要求市“三名”培养工程人选,每年自学2本以上教育理论专著,开展至少1项课题研究,至少有1篇文章在正规出版发行的教育管理及教学专业报刊发表。
  管理办法在市“三名”培养工程人选的培养管理、考核认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滨州市“三名”培养工程人选实行培养周期制和动态管理制,本届“三名”培养工程人选的培养周期为三年。在三年培养周期内,市“三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将牵头对市“三名”培养工程人选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行年度和期末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市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联合颁发“滨州名校长”“滨州名教师”“滨州名班主任”证书,予以认定。
  “三名”培养工程人选第一年度培训将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指导实施,包括集中培训和网络研修两个阶段。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集中培训之后,第二阶段的网络研修正在进行,200名滨州市“三名”培养工程人选将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专家的引领下,利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平台集中网络研修。根据“三名”培养工程人选的实际情况,网络研修将分为名校长班、名教师班、名班主任班、名园长班四个班级,按照不同角色设置相应的特色课程,“三名”培养工程人选需要完成40个学习的课程学习、班级专题研讨以及撰写研修成果三个部分的学习任务。
  “三名”培养工程旨在打造一批“市内拔尖,省内知名”的教育人才,于2013年正式启动,由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联合实施,为保证市“三名”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市财政为培养工程人选每年提供专项培养经费,经费由市、县(区)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管理和专项安排使用。通过三年的培养周期,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突出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带动全市中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