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欢快的秋天吹着喜悦的呼哨姗姗而来。远处的尼山、颜母山像喝了一顿米黄酒,变得满脸通红,一片片、一岭岭都是金黄的颜色。专家平房小院里,一长垅芸豆秧顺势上爬把东墙遮了个严严实实,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嫩绿嫩绿。搭起的瓜架上挂满了长长短短的带着刺刺衔着小黄花的黄瓜。一个身材高大的老人经常匍匐在这里精心打理他的这些宝贝玩意。老人叫朱伯宜,是所在村退休的民办教师。退休在家没啥事,就找到陈洪夫来无偿打理一下这里的花花草草和瓜瓜菜菜。 这天,安乐哲又来到书院。一进这平房小院,就迎面碰到老朱,老朱刚想擦擦手上的泥土,就被安乐哲一把紧紧握住,继而两人又热烈地拥抱起来。两个同样年龄的花白头,一个是世界顶级的著名教授,一个是中国农村的乡土教师,无论是一路的旅途劳顿,还是一身的泥土粪味,都全然不顾,感情是那样的炽烈与真挚。 安乐哲这次与熊玠教授等儒家学者到书院,是出席“百年儒学与东方文明复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就在此时,他决定在书院举办“儒学使者——尼山国际中华文化师资班”。这个班面向美国和西方大学中文系主任或教授以及国内有国学基础且英语好的博士,用英语讲论语,讲原汁原味的论语,为儒学走向世界培养“传道士”。许多老外冒着炎热的酷暑,一边捧着英汉大词典,一边抱着四书五经,一个月下来,这帮“传道士”就有了飞速的提高。可是,这个班的代价也是十分昂贵的,第一年,书院紧紧裤带就过去了。第二年人倒招起来了,可原有的合作方退出了,光靠书院一家自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在这困难之际,天无绝人之路,这个培训项目被中国汉办看中,一下招安了,成为国家行为。 在书院大门口一侧,摆放着一尊巨大的铁鼎。它四四方方,高大威武,凝重大气,艺术架构横稳且具创力。以简约、凝重的风格,塑造微笑人面与和平鸽的形象。这是第二届世界尼山论坛为纪念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与发展日”10周年而专门制作的“文明对话鼎”。 2012年5月23日,第二届尼山论坛又在这儿擂起了战鼓。这次主题为“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信仰·道德·尊重·友爱”。连续三天时间,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不同文明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进行了54场对话和讨论,列席、旁听人员多达1.1万人次。 2013年9月27日,风格别致、大气磅礴的曲阜市孔子研究院儒学会堂国际会议厅里人头攒动。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仪式在举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季缃绮为安乐哲先生颁发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主持人正以高亢的音调宣读组委会对安乐哲评奖辞:“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阐释者”。安乐哲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向西方推广中国典籍,翻译了《论语》、《老子》、《中庸》、《孙子兵法》等多部经典,构建了独到的中西比较哲学方法论体系,消解了以往西方学者对中国哲学的一些误读与隔阂。 这位1947年出生于加拿大、1978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的美籍洋君子,激动万分,以儒家风范、用流利的汉语真诚告白:“我们与许多同道,献身于孔子儒学的传统历史与当代价值,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项大奖再高的荣誉。” “孔子文化奖”是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在2009年才共同设立的,每年颁发给在儒学研究和推广领域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一名个人和一个机构,杜维明和牟钟鉴都曾获得此殊荣,加上安乐哲,尼山圣源书院获此殊荣的占去半壁江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