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寿功
父亲没念过书,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箩筐。父亲也没见过世面,与土坷垃打了一辈子交道,但父亲很会讲故事,包你听了津津有味。 父亲的故事不是原创,也不是从书本上获得,完全是道听途说。不过,父亲的故事大都含有教育意义,听了深受启发。记得我在读小学时,父亲为了激励我好好学习,经常讲这样两个故事给我听。一个是有家财主,请了个私塾先生教儿子念书。一次有道高难题儿子做不出来,先生就叫他跪在地上,用木板敲打手掌。财主遇见,就上前对儿子说:“起来孩子,凭咱家的势力念书做官,不念书也做官。”先生则说:“念书是清官,不念书是混官。”财主一听言之有理,就将儿子按倒在地说:“还是读书为高。”几年后儿子进京赶考,正好就遇到了这道高难题,别人望洋兴叹,他却轻而易举拿下,就此坐上了状元的宝座。另一个故事是说有个地主非常吝啬,雇工时挑瘦拣肥,要求来扛活的人能干活吃饭少。其中有位中年壮汉说:“东家,看我怎么样?”东家上下打量了一下壮汉说:“看块头干活应该没问题,不知吃饭怎么样?”壮汉说:“吃饭更没有问题,看见饭就饱了。”东家就把他收留下来。看干活壮汉确实身大力不亏,干起来一个顶俩。吃饭时东家就在一边“瞟”着壮汉,看他是不是见饭就饱了。结果壮汉吃了这碗吃那碗,根本不像承诺的那样。于是东家就过去问壮汉:“你不是说看见饭就饱了吗?怎么吃了这么多?”壮汉张着大嘴用手指着说:“你看见饭了吗?”东家知道自己受了壮汉的欺骗,就想方设法整治他。这天,东家写了封长信让壮汉送到县衙门里,谁知县官看罢信就把壮汉关进了大牢。原来东家在信上给壮汉捏造了很多犯罪行为,只因他不识字,自己把自己送进了牢房。 父亲讲的这两个故事,都是与读书有关。前面的故事说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后面的故事则说明不识字的危害性,听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父亲常讲的故事还有这么一个,说有一位县太爷到下面私访,所到之处问寒问暖,为百姓解决了不少难题,深受民众爱戴。当县太爷结束私访回府时,当地百姓恋恋不舍,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途中有人提出说:“大老爷回府了,不留几句话给我们吗?”县太爷想了想说:“你们回去待老人像待孩子那样就行啦。”当时大家不理解,待老人怎能像待孩子一样,这不是在骂人吗?后来他们才渐渐品出了话中的味道。试想,哪个做父母的不是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背着怕晒着,抱着怕热着。从念书到找工作、结婚,一律全程操办。而对待老人恐怕就大打折扣了,不用说像对待孩子一样,就是拿出对待孩子的一半来对待老人,也称得上孝子贤孙了。 父亲去世整整30年了,现在回想起这些故事,仍感寓意深刻,富有哲理。后来我猛然发现,父亲的这些故事不是上乘的家庭文化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