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下,海参“身世”全知道
黄岛一家养殖基地为海参配上“电子身份证”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殷萍) 每一份海参产品包装盒上都贴有一张邮票大小的标签,用手机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能显示出产品的详细信息,甚至还能链接到各个生产车间的监控视频,实时“直播”生产过程……21日,在黄岛区一家海参养殖基地,记者见到了这种海参产品的“电子身份证”——质量追溯电子标签。
  “参苗来源、参苗投放时间、有机菌培养情况、水质维护……”21日上午,在黄岛区琅琊镇的一家海参养殖基地内,企业负责人范瑞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了质量追溯电子标签的作用。他随手拿了一盒已经加工完成准备进入销售渠道的干海参产品,用手机在标签前扫了一下二维码,手机屏幕上马上显示出了海参的详细信息。
  据介绍,顾客通过扫描质量追溯电子标签上的二维码,能够得到一份产品从参苗入厂到包装完成出厂整个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产地、生产日期、重量这些最基本的信息自然不必说,海参的‘父母’是什么品种都能查到,成参出池时间、操作员名字等信息也都记录得非常详细。”范瑞说,这张质量追溯电子标签,堪称海参产品的“电子身份证”。
  这张标签只有普通邮票大小,正面最显眼的地方是一个二维码,下面标有“国家863绿色水产品追溯体系支持”字样,据了解,中国海洋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提供了相关的技术支持。
  “这套质量追溯系统管理非常严格,用在水产行业上,在全国也是首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告诉记者。据了解,工人在工作之前,要先用仪器扫描一下自己的胸卡,再扫描一下参池的电子卡,这样,所有的操作数据将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后台数据库中。“顾客拿到产品后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工人什么时间、由谁对这份产品进行过哪些操作了。”工作人员介绍。
  “光让顾客看到产品全部的操作数据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看到海参从养殖到加工过程中的视频画面。”范瑞称,海参是一种特殊的食品,企业不愿意将加工过程公布于众,而他却要打破这个常规,要让顾客看实时的、没有进行过任何修改的车间生产视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