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渔民撵游客,现在开起渔家乐
作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威海日照长岛多措并举修复海滩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如今旅游业成为日照经济的重要支柱,美丽的海水和沙滩吸引了很多省内外游客。
     近日齐鲁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本次活动聚焦山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威海、日照、长岛等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和监督。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了不少改进,往日渔民因为游客赶海拾贝影响收入不太欢迎游客,变成现在敞开渔家乐大门双手欢迎。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徐瀚云

威海>>
臭水变清,
海边有了垂钓者

  在威海的九龙湾,不少市民在长堤一头坐着马扎,手执吊杆,享受着在海边垂钓的乐趣。
  “几年前,由于海水的侵蚀,别说沙滩,就连沙滩后面的防护堤和防护林都遭到了损坏。”威海市经济开发区建管办主任王维利介绍,由于长峰河入海口水流交换不畅,水质恶化,有时候这里的水都是臭的,根本没人来这儿钓鱼。
  从王维利展示的对比图可以清楚地看到,2009年以来,九龙湾海域出现了严重的海岸侵蚀现象,当时的沙滩在逐年减少,沙体大量流失,防护堤也逐渐被海浪打得破败不堪。
  2010年11月,威海市海洋局委托专业机构设计修复方案,2012年7月开工,次年10月完成了新建引堤、景观护岸修复、修补沙滩等工程,九龙湾逐渐恢复了清澈。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焕孟介绍,威海近海海域水质达标率为100%,是全国海水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比如九龙湾,沙滩虽然修复好了,如果没人管的话就会再次变得脏乱,市里出台了一些政策,将16处沙滩纳入日常规范化管理中,现在每1公里沙滩就有专人负责维护。”
日照>>
优质沙滩搞养殖,
太浪费了

  “以前海边到处都是渔民承包的海参、贝类的养殖场,如果游客想下海游玩,经常被养殖户撵回去,就是怕游客赶海拾贝,经济受到损失。”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崔久成说。
  日照的自然海岸线保有率超过60%,拥有大量美丽的沙滩和冷峻的礁石,沿着海岸线一直走,时不时就有巴掌大小的螃蟹“霸道”地穿马路、人行道,海浪退去,沙滩上的水坑里留下没能溜走的鱼群,随处可见大量的游客,一家老小身着泳衣,在海边捕鱼捉蟹,或抬着小艇下海游玩。
  “我们试过用筛面粉的100目筛来筛这里的沙子,筛下去以后筛子上根本留不下什么,没有石头也没有泥土,都是非常细的沙子,这样的沙滩要是用来搞养殖圈起来,人们没法享受,那就太浪费了。”崔久成说。
  日照市开展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工作相对比较早,目前已经累计改造修复岸线20多公里。不少散乱难看的小房子在改造中消失,海边围海养殖的养殖场也逐渐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优美和免费的沙滩,还有灯塔广场、世帆赛基地、万平口广场和运动基地等供人游玩的项目。
烟台>>
拒绝污染企业海边建厂

  “烟台入海的河流比较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有121条,虽然近年来削减主要水污染物排放5万多吨,但是陆源污染物防治比较困难。”烟台市环保局局长姜青山介绍。
  不仅烟台一地,沿海城市近岸海水水质污染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陆地上的污染物排放,经过河流流入大海,这些污染有的来自不达标的企业排污,有的来自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的来自农业生产中的施用农药、化肥,还有的来自于畜牧养殖过程中家禽、家畜的粪便,甚至有的来自“邻居”城市的排放。
  在烟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性,海上油气田开发、海上交通运输十分频繁,渤海海域内就有20个油田,165个石油平台,最近的油田距离市区近33海里,海上溢油等海洋环境突发事件隐患日益突出。
  认识到了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发展,无异于杀鸡取卵的行为,烟台、威海、日照三地纷纷加强了对海洋污染的防治工作,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拒绝高污染企业在沿海建厂生产。
  “2012年的时候,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拒绝了一家投资8000万美元的造纸企业落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只有500万美元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崔久成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