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不发芽别赖转基因
“发芽与否”不能作为科学判断标准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我国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用于饲料和榨油,市场上不应出现完整的转基因大豆。
     本报记者 王赟     

  近日,济南市民车女士参加了一场营养师培训课,“讲课的老师说,判断大豆是不是转基因的,有个简单的办法,先用水泡泡,能发芽的就不是转基因,不发芽的就是转基因。”
  25日,车女士致电本报记者问询这个说法是不是科学,记者就此采访了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主任徐冉,他直接否认了这个说法,“无论是国产大豆还是来自美国的转基因大豆,都有胚芽,完全可以发豆芽。”
  不过,徐冉说转基因大豆的发芽率可能会低一些,“转基因大豆基本从南美运过来,运输过程中海上环境恶劣,温度高,湿度大,胚芽就容易丧失生命力。所以陈年黄豆的发芽率也会低一些。”
  发不出豆芽的黄豆,是否就丧失了营养价值呢?徐冉解释说,对于正常保存的黄豆,存放时间略久后,发芽率会有所降低,但其营养价值没有太大改变,不管是做豆浆还是豆腐,它作为粮食的价值仍没有改变。
  既然以“发芽与否”判断是否转基因大豆不科学,有没有别的科学简易的方法分辨?“现在越来越不好判断,”徐冉告诉本报记者,“原来可以从豆粒大小、豆脐颜色分辨,转基因大豆颗粒偏小,豆脐颜色深,一般为黑色,但是现在的转基因大豆也开始有豆脐颜色浅一些、褐色的了。”
  徐冉强调,尽管我国每年进口大量的转基因大豆,但它们在我国的规定用途是用于饲料和榨油(包括最近新批准的CV127,MON87701,MON87701×MON89788三种转基因大豆),市场上不应该出现完整的转基因大豆。也就是说,凡是在国内种植的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但徐冉告诉记者,“现在东北也有一些地方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的,转基因大豆一定要隔离种植,否则会改变生态环境,造成品种自然移交,那有些品种就会再也回不去了。”
  那转基因大豆就应该避而远之吗?徐冉给出的答案是,“因为转基因在整个生态学中来讲,时间还太短,也不能暂且就定论是好是坏。现在很多消费者觉得转基因大豆是有危害的,但是从原则上说,危害性并不明确,这么说吧,猪吃了转基因大豆生产的豆粕,我们吃猪肉,转基因的产物已经经过分解发生了变化。”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企业要明明白白生产,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徐冉说当下关键是,“生产企业要标识清楚,让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明晰,觉得不好可以不选择,认同的就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