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酱园原本姓戴
2014年07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世代为官清廉的济宁老孙家,怎么会有“半城”济宁的财富呢?这与孙家经营几百年的京师玉堂酱园有很大关系。孙氏既能经商,又能做官,尽管这远非人们揣测的官商勾结,但放在今天同样不合时宜。
官商合作
拯救百年品牌

  在京杭大运河枢纽之一的济宁,近代手工业经过运河由江浙逐渐向此处汇集,著名的“姑苏戴玉堂”酱园,便是由苏州戴氏所开创。
  姑苏戴玉堂创办之初,只有三间门面,几个伙计自己加工制作一些黄酱、酱油和香醋。后来经山东地方口味改革,以甜为主的酱菜改成甜咸相间的酱菜,规模逐渐扩大。
  姑苏戴玉堂传到戴氏第三代,已在济宁经营了一百多年,但因经营不善债台高筑,濒临破产,于是,戴氏被迫将玉堂酱园转卖给当时济宁著名药商——聚德药材栈老板冷长连。冷长连担心地痞恶棍、官府衙门的欺诈,便跑到南京与孙玉庭商议,由冷长连出资,借孙玉庭的权势和声望,两家合伙经营,股份各半。于是,孙、冷两家便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底,共出白银1000两,买下了“姑苏戴玉堂”,并按照“卖店不卖字号”的协议,将“戴”字去掉,改名为“姑苏玉堂”。
靠政治资源
吸纳发展资金

  孙、冷两家联合经营后,开始扩建门面,扩大作坊,增加品种,工人由原来的十余人发展到一百余人。在总经理梁圣铭的努力下,玉堂酱园资本金增长20余倍,成为济宁独一无二的大字号。
  道光三十年(1850),总经理梁圣铭因病去世。25年后,出身寒微的陈守和出任姑苏玉堂总经理。他继承了梁圣铭的经营之道,利用孙氏家族在朝为官的政治影响力,打着军机大臣孙毓汶的旗号,出入衙门,结交官长,并通过结交达官显贵,将其手中游资吸纳到姑苏玉堂的发展资金之中。
  姑苏玉堂酱园老店,自造秋油伏酱,五香茶干,远年酱油、甜酱,独流老醋,佳制金波药酒,各种名酒,各色提露,干榨黄酒,绍兴零沽,糟鱼、醉蟹,酱糟腐乳,八珍豆豉,关东虾酱虾油,太仓糟油,南北各种小菜等一应俱全。 
  官场平步青云,生意风生水起,但按大清律,官员不得经商,任军机大臣的孙毓汶后来果然被人弹劾,指控其既做官又经商,与民争利。于是,孙毓汶急忙让家人退股,为掩人耳目,孙家让未做官的长支后裔孙肇灿出资入股。
  此间,冷氏在山西挖煤出了事故,自顾不暇,时任总经理孙肇灿便将冷氏以往透支的资金一笔勾销,经双方协议,以一万吊退给冷家,由此开始姑苏玉堂酱园由孙氏独营。
解放后
主动公私合营

  民国十五年(1926),孙氏后人孙肇灿的五个儿子在其继母蒋夫人去世之后,开始分居、建堂号、分家产,以玉堂酱园为主的店产分为六股。
  分股之后的玉堂酱园资金捉襟见肘,生意萧条,但总经理孙培厚以物美价廉、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占领市场。国难当头,玉堂酱园几经劫难。1947年济宁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玉堂酱园积极采取扶持发展的政策,1954年2月,孙培厚召开家族五支人员会议,主张将玉堂酱园公私合营,并向济宁市人民政府递交了《关于要求公私合营申请书》,同年6月24日,市政府批准玉堂酱园为济宁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任命孙培厚为公私合营后的玉堂酱园第一任经理,由此结束了玉堂酱园240余年的私营历史。
  本报深度记者 张榕博 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