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积极回应婴儿情感需求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6日,第二期健康大讲堂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李钢 摄
     本报记者 李钢 
实习生 高金 吴霞   
  
  “孩子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家长不妨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7月26日,在本报联合省精神卫生中心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胡蕾教授从孩子出生讲到孩子成年结婚,系统讲述了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最终给孩子幸福一生。
婴儿期(0-3岁):
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

  “很多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的母婴关系。”26日,聚焦“亲子关系”的心理健康大讲堂吸引了众多市民,主讲人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胡蕾直指主题,婴儿时期,婴儿与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成人后的人际关系、婚姻质量和成就,因此,新妈妈一定要构建起好的母婴依恋关系。
  根据心理专家研究,婴儿的依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抗拒型依恋(焦虑矛盾型),其中后两者又都属于不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简单地理解,就是孩子在一个陌生环境时,当妈妈在时,这类婴儿会在以妈妈为中心进行独自探索,母亲是安全基地;当妈妈离开时,婴儿会有明显的不安;当妈妈返回时,婴儿有温暖的回应,如跑上前,要拥抱等。”胡蕾解释说。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母亲的情感联系和依赖较少,妈妈在不在没什么区别,抗拒型依恋的孩子,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得极度的反抗。母亲回来后,表现得很矛盾,想亲近母亲,又对母亲的离去生气,发脾气。从而抗拒母亲的温暖性安慰。
  大量的追踪研究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学前期往往被教师评定为具有高度的自尊、交往能力强、善于合作、受欢迎的孩子。回避型依恋的儿童则被评价为孤独、缺乏社会交往的孩子;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儿童被认为是具有破坏性的和难相处的孩子。
  胡蕾提醒说,现在年轻人有了孩子,可能会让自己的父母带孩子,但尤其是作为妈妈,加强与婴儿期的孩子互动,才会形成好的母婴关系。
  胡蕾介绍,做妈妈的要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当孩子有需求、有表达的时候,要积极的回应,要有目光交流,多用言语表达,不要以为孩子小,听不懂。”
青春期:
恰当应对孩子需求

  胡蕾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具有身心发展失衡的特点,这时,孩子心理上有成人感,但实际上是半成熟状态,同时存在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出现等特点。
  由于这种身心发展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叛逆期”,往往表现为: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与父母发生观念上的碰撞等。
  “例如青春期孩子的物质需求,可能会在服装、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胡蕾说,家长既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标准可以参考取同班同学物质需求的平均数或平均数的中下等。 
  “还有就是不少家长会干预青春期孩子交朋友的自由,要求孩子交往一些成绩好、家庭好的孩子,这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胡蕾说,对青春期孩子的交友需求,家长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家长要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听孩子诉说,给孩子宣泄的机会,同时家长应该鼓励与支持孩子交友,同时提出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
成年期(婚恋期):
割断孩子心理脐带

  到了孩子的婚恋时期,家长往往仍试图在生活的方式上来掌控子女的人生,亲子关系可能会因为孩子的职业选择、婚恋对象选择等问题上发生矛盾。
  胡蕾表示,临床上最多的一类问题是婚恋对象选择而引起的。对这类问题,胡蕾提醒家长,不要把自己心目中的配偶形象强加给子女,更要杜绝“目的婚姻”。
  此外,还有一类问题经常引起亲子问题,那就是父母往往过度干预子女婚后的生活。“我碰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婆婆或者岳母,经常还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子女的生活,但子女并不能接受。”胡蕾说,例如有的婆婆会担心,儿媳妇照顾不好儿子,还跑到儿子家给做饭做家务,这实际上是心理上在与儿媳妇“争儿子”。
  胡蕾建议,这时,父母应该真正割断心理上的脐带,不干涉子女的生活,更不要指手画脚,要放手、尊重、信任孩子,要让自己成为子女人生舞台的配角。

  今后,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将联合齐鲁晚报《生命周刊》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大讲堂”公益知识讲座,每期讲座确定一个心理健康方面的热点话题,邀请省内乃至全国知名专家授课,并现场答疑解惑。欢迎广大读者持续关注,也可拨打活动热线96706120提供好点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