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医院跃上新台阶
标准化建设顺利过“大考”
2014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德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到在查房。 本报记者 王小会 摄 
     6月22日,经过省卫计委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三天的现场评审、检查、现场追踪,德州市人民医院通过标准化建设“大考”。
标准化建设成果显著
  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期间,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五大主题积极开展工作,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获得明显提升。自2012年医院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来,医院建立起了系统的、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要求的医院组织管理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工作服务体系和监管考核评价体系,成立了综合质量管理办公室。
  医院先后完成了住院二部、住院三部整体装修改造回迁,对急诊科、检验科、病理科等进行规范化改造,新建了康复医学科、内系ICU、心电研究室、静配室,加大医疗装备投入,为医院标准化建设搭建了平台。另外,新设立了输血科、物价科、投诉办等多个必备科室。
  与2012年相比,医院运行效果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包括实际开放床位数、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年门诊及住院患者人次、年门诊及住院手术例数等,均呈现出持续、正向变化趋势;能够体现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各项考核指标,包括再手术和再住院重返率、住院和术后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等,在全省卫生系统信息统计监测中的排名不断上升。
变化一年比一年大
  7月20日上午9时许,记者见到德州市人民医院内二科副主任刘杰军时,他正要去病房查房,现如今内二科的病房里已经是设备齐全、环境舒适。跟1988年刘杰军进院时相比,眼前的内二科病房完全两个模样。
  刘杰军打趣地说,当初的内科在一个如同渣滓洞的楼里,有点像“监狱”,而当时科室的设备更是“不大行”。“当初病人做个CT都是去济南,病重的就不敢乱动了,都是缓缓再说。”这些变化,刘杰军一直印象深刻。
  其实,除了硬件和外观的变化,他眼里的人民医院,变化最大的是制度的精细化。“如今的医疗配置更加精细化,对患者的安全目标管理方面,推广条码识别患者身份,‘危急值’范围覆盖了全部医技科室,对跌倒坠床压疮患者、输血患者、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风险评估,规范了不良事件管理流程等。”因此受益的除了医护人员,更多的是患者。
  1984年,刚刚走进德州市人民医院实习的王秀云,也会很好奇未来的人民医院将会是什么样子,可她不会想到现如今的人民医院高楼耸立、人才济济、设备齐全。王秀云说,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科室也渐渐成长起来,时间快的有些让人措手不及,可是,眼前医院的变化,却又让人觉得成长的印迹是那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后勤保障越来越规范
  水、电、暖……那些最琐碎的后勤保障,都出现在德州市人民医院的总务科员工的工作里。总务科科长张玉水来德州市人民医院已经33年,他的眼里,人民医院是“一天一个样”,但是他的工作却一直就是水电暖气……。    
  琐碎的工作,却也见证了他们的一路成长。2010年,总务科对排水、供水管道进行大改造,用电工组付爱民的话说,这一改造,再也不用担心医院会有积水了;2011年下半年开始节能改造,总务科副科长李新泉自豪地说,改造后医院耗电量在增加六百多台套设备的情况下,耗电量几乎不会出现增长。在李新泉的电脑里,有医院近几年的水电暖使用情况、节能改造情况等各种资料。正如李新泉所说,这些数据资料,都是医院变化的见证,不管是用电、用水还是用暖,都能最直观的折射医院的变化。
  “当时光锅炉房就有十几个人,而现在锅炉房三个人就可以达到二十四小时运转。”张玉水说,之所以在人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还能很好地做好后勤保障,完全得益于越来越系统化的管理,实时保障24小时医院运行动力到位。医院越来越规范化,后勤保障更加不能落后。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发生了飞跃式的变化,从员工的精神面貌到医院设施,从医院质量到服务水平,都成为了鲁西北冀东南的区域医疗中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