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爱国·学习
——冯玉祥与泰山精神初探
2014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玉祥
   □刘增人
  泰山之阳,大众桥畔,在浓密的苍松翠柏掩映中,坐落着著名的泰山人文景观——冯玉祥先生墓。天南地北的泰山儿女,大都对平民将军冯玉祥心怀敬意。将军的流风余韵,一直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泰山文化,长养着泰山精神。
  从大众桥头拾级而上,经过20、14、14、18四层梯级,就到达总共66级台阶之上的冯玉祥墓。墓碑题字系郭沫若手书“冯玉祥先生之墓”,金色题字之上,就是将军浮雕像东侧的那首以《我》为题的诗。开篇就是“平民生,平民活”,主题则是“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在冯将军心目中,为民与为国是完全统一的。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毕生实践的行为准则。
  冯玉祥曾两度隐居泰山(1932年3-10月,1933年8月-1935年11月),那正是泰安人民经济困窘、文化落后的艰危岁月。冯将军在泰山南北,目睹了民生的困苦,更贴近了与劳苦大众的心理距离。他那时已经没有实职,一切生活与办公资费,主要仰给于老部下的资助。但他依然慷慨出资,鼓励种树,修桥铺路,还把民间疾苦一一写进他独创的“丘八诗”中。1935年前后,泰安大灾大难,饥民流离失所,严冬无衣无食。冯将军百计千方,募集到7200斤面粉、2000件棉衣,挽救了不知多少泰山儿女的生命。泰安老一辈的乡居翁媪们一直传颂着将军的恩德,实在不为无因。也许是为了鼓励后人更好地领略冯将军的精神与业绩,当地政府在他隐居的普照寺后专门修建了朴素而庄重的冯玉祥纪念馆,把能够收集到的纪念品,特别是刻录着将军诗篇的石碑,统统安排在一起。只要走进这洋溢着平民气息的诗碑林里,就好像完全可以与将军的情怀沟通。诗篇里既有摊煎饼、赶庙会、山上砍柴、山下汲水等历来为文人学士大多不齿的平民生活场景,又有平民百姓惨遭盘剥、啼饥号寒的悲惨境遇的实录。文字是白描的,不事夸张,场景是直观的,不加修饰,像生活本身一样素朴真切,也像生活本身一样感人至深。
  冯玉祥隐居泰山的直接原因,当是与蒋介石当局在关乎国计民生方针大计上有根本分歧,特别集中于如何对待强寇压境时国家民族利益攸关的国策国是。他多次拒绝从蒋介石到汪精卫的威胁利诱,更瞧不起和日寇穿一条“连裆裤”的所谓“国联”调查团的衮衮诸公。因为在他看来,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国为民所有,民是国之本,才是他理想中的国体、政体。为此,他愤然把依旧盘踞紫禁城的废帝溥仪驱逐出宫。也为此,他毅然决然组织抗日队伍,高举抗日大旗,成为国民党营垒中抗战最坚决的将领之一。他的部下张自忠将军,就是一位抗战到底、以身殉国的高级将领。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渴望和平,向往一个所有平民全都获得新生希望的新中国。为此,他与蒋介石公开“叫板”,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也在所不惜。有传闻说,他后来死于海难,与他那位拜把兄弟的“委座”以及深得“委座”信任的“戴局长”不无关系——电影《建国大业》好像即有所影射,大约是有根有据的。
  冯玉祥自幼家贫,读书上学,对于这样的贫家子弟一向都是“奢侈品”。但幼年、青年的失学,却更促成了他中年的发奋好学。隐居泰山期间,他摆脱了繁杂的军务、政务,正好可以潜心读书。此间,他礼聘、延请了陈豹隐、李季谷、李达、陶行知、范明枢、吴组缃、邓初民、赵望云等学界名流,按规矩讲读写作,由此成就了冯玉祥从“草莽武夫”到开明将军的华丽蜕变。数年间手不释卷的结果,是《反国联调查团》、《胶东游记》、《泰山见闻录》、《冯玉祥读书笔记》、《察哈尔抗日实录》等惊世大作,以及数以百计的诗篇。正如周恩来在《冯焕章先生六十大庆》中所赞扬的:“先生好读书,不仅泰山隐居时如此,即在治军作战时,亦多手不释卷……永值得我们效法”(见《新华日报》1941.11.14)。由于他深知贫家子弟读书之难以及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曾会同夫人李德全女士创办贫民小学、女子学校,后统称“武训小学”,多至15所,几乎遍及泰山南北。由此开创了泰安乡村教育之先河、平民教育之范例。打仗身先士卒,学习自为表率,冯玉祥可谓民国武人中绝无仅有的自学成才的将军,学习“成癖”的模范。
  人所共知,冯玉祥少年从戎,曾经多年在军阀混战的污泥浊水中厮杀拼搏,时而“连横”,时而“合纵”,颇有招人非议之处。但隐居读书后,冯玉祥似乎脱胎换骨,从一介横冲直撞的赳赳武夫,化身为爱民护国的开明将军、日趋进步的政治家、与人民愿望休戚与共的社会活动家。他因为出身贫寒而怜惜平民、体恤下层的“基因”式情怀,他因为长期置身军旅亲身体会到强寇入侵民族危亡的艰危时局而长存内心的保家卫国的意志,都因为读书明理,思路豁然开朗,见解由小及大,终于提升成为一种从自在到自为的精神境界。
  学习,是促成个体人生提升境界、从一己小我升华为有意义、有骨格、有价值的大我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广纳百川、有容乃大、成就大国风范的必经之路。冯玉祥在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滋养下,通过学习实现了人生道路上最值得称道的华丽转身,为泰山精神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可圈可点的独特贡献,也为泰山精神的发扬光大提供了可以复制、可以验证的典范。
  哲人长逝,风范犹在。泰山作证,天人共鉴。
  (本文作者为著名学者、青岛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