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小藻池”旁
2014年08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省医疗队和双杨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小藻池”前工作。
     □刘剑侠

  1960年,潍坊发生了震惊昌潍的“高里事件”,当地老百姓由于缺粮少米,发生了严重饿死人和大量浮肿病人死亡现象。我的家乡高里公社戈翟村一天最多饿死7人。我的爷爷饿死那天,我和弟弟正随母亲走在讨饭路上,母亲听到信后,只好把我送至亲戚家,她抱着弟弟赶回家里为爷爷处理后事。
  “高里事件”被昌潍地委发现后,除调拨粮油赈灾外,同时请求上级医疗部门对浮肿病人予以帮助治疗。1960年10月,省医学院派出大批干部、老师和学生组成医疗队进驻潍坊,对浮肿病人进行抢救性救治。对浮肿病人最严重的高里公社派驻医疗总队,对相邻的双杨店公社等派驻医疗分队。当时,我父亲刘维布正担任潍坊市双杨店公社医院院长,有幸迎接到省医学院干部刘萍为队长、徐彩珍老师为领队的14人的医疗分队。
  医疗分队进驻双杨店医院后,针对群众由于生活困难、缺乏营养而造成的水肿病问题,在采取药物、豆浆治疗的基础上,针对当时粮食缺口依然较大的实际情况,从青岛等地引进一批藻种,投放在当地医院自建的“小球藻”池内,进行培植“小球藻”。“小球藻”亦称为“人造猪肉”,人服用后可防治水肿病。
  医疗队将“人造猪肉”培育好后,第一时间分发给每个村的水肿病疗养院,让水肿病人及时服用“人造猪肉”,浮肿病人病情很快得到好转,很多人逐步恢复了健康,及时投入到生产队劳动中,因此医疗队受到了当地领导和浮肿病人的高度赞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