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大学”行动捐赠助学资金73.9万元
233名贫困大学新生获救助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为捐赠学子颁发奖金。 本报记者 李军 摄
     本报聊城8月28日讯(记者 刘云菲) 28日上午,2014聊城市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捐赠仪式在市委会议室举行。捐赠仪式上,与会人员向爱心单位和个人颁发了捐资证书,现场学生每人领取3000元救助金,今年“圆梦大学”共募集助学资金73.9万元。
  捐赠仪式上,受助大学生新生每人领取了3000元救助金,与会人员向爱心单位和人士颁发了捐资证书,学生每人还签订了联系卡,方便今后与捐赠方联络。
  “圆梦大学”行动是共青团希望工程的品牌工作。本次活动,聊城团市委、聊城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联合相关单位向全社会发出捐资助学的倡议,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单位和个人纷纷解囊相助,一个月的时间就募集助学资金73.9万元,比上年增长30%,救助贫困大学新生233人。这些救助金已通过现场发放的形式和捐资企业银行账户打款等形式点对点的直接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了活动的公开透明。
  聊城市委副书记陈平对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捐资助学、扶危救困的高尚行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几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希望工程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次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是聊城市希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高考上榜却家境贫寒的学生给予物质援助和精神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他希望受资助的大学新生,正视贫困,矢志不渝,把贫困当作磨炼意志、成才成功的阶梯,不因贫困而自卑,丧志。自强自立,锤炼品德。
励志故事>> 假期在服装店打工赚学费
  高唐的小刘是今年“圆梦大学”受捐助的学生之一。她今年以565分考上了青岛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当天她领到3000元救助金,对于她来说非常珍贵。因为家庭条件贫困,她的学费成为全家最为难的事儿。懂事的小刘在假期跟同学一起在服装店打工赚学费。
  小刘落落大方,长得清新漂亮,一双大眼睛闪闪明亮。不曾想到,她的母亲生下来她就患上了精神疾病,父亲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右手,爸爸既当爹又当娘,把她拉扯大。爷爷奶奶已经快80岁高龄,爷爷患有半瘫,奶奶身体也不好,爸爸一边打工还要照顾爷爷奶奶和妈妈。“我妈妈几乎什么都不能做,精神时好时坏,我们家就靠种地一年能收入一两万元。”
  谈起自己的家事,小刘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会害羞,而是自然地叙述,在她看来,坚强自立,不卑不亢更重要。她对今年自己的成绩其实并不满意,但是知情人都知道,她能坚持学习已经非常不易,家中的事,她不得不分心。小刘说,今年假期,她和同学一起到服装店当店员打工,赚了2000多元,加上爸爸借了一些钱,学费总算凑够了。
逆境下考上医学本硕连读
  644分、青岛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这个成绩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东昌府区闫寺的小闫不负众望今年高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瘦弱的小闫内心强大,在逆境下坚持努力学习。
  小闫的妈妈身体虚弱,家中就靠爸爸打零工务农贴补家用,姐姐也在上大学,一直靠助学金维持大学日常生活。今年她的学费也是爸爸多方凑齐的。“我妈妈胃不好,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好。”小闫说,家里生活压力大,她从小就自理生活,10岁就能做饭洗衣,还帮着妈妈打理家务。
  今年她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就是想为妈妈治病,为贫困的患者减轻痛苦,她认为医学是一个有爱的专业,她会执着做下去,将来当一名合格的医生。
    本报记者 刘云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