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帮帮团”爱心师傅李乐章律师
“做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2014年08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乐章律师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本报聊城8月28日讯(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媛媛) 在“帮帮团”爱心师傅中,他是最安静的一位,一旦有人咨询,便会集中精力帮您分忧,遇到暂时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他还会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做足功课再给您答复,可谓“帮人帮到底”,他便是山东智祥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乐章。
  李乐章律师在做律师之前是名“三轮车夫”。1995年机械专业中专毕业,直接进入聊城市活塞环厂工作。他边工作边自学,经过不懈努力,他2002年拿到山东大学自考本科学历证书。企业不景气,李乐章又蹬起了三轮。后来李乐章决定参加司法考试,连续三次,每年都考,2010年,最终以高出资格线20分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准备司法考试期间,他最喜欢接的活便是去乡镇,27日,李乐章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接到两位重庆客人,二人是来卖核桃的,他们要去阳谷的一个乡镇,“一听心里可高兴了,去乡镇又可以去邮局看书了!”原来,他谈了往返价格,早上送去要等一上午中午才能返回,他便能蹭在邮局地儿学习法律了。
  跑三轮虽然辛苦但也自由,为了考试,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每天带着法律书籍跑车,利用晚上时间整理好纸条装兜,每送完一个客人,都拿出纸条看上遍,久而久之,他发现这个方法还奏效。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未参加过培训班完全靠自学的他,终于通过司法考试。
  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李乐章还在跑三轮,但是殊于从前,他在三轮车上“为自己宣传”,“普法解惑,交流探讨,免费咨询。”并且开始陆续接到咨询电话,每一个电话他都认真对待,“当时想既能丰富知识又能帮助别人,多好!”
  他始终认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利。”
  由于多年来做过无数公益法律咨询,2013年,他被司法部评为“优秀服务标兵”,成为聊城唯一获此殊荣者。
  现在,作为每周进社区的“帮帮团”爱心师傅,一旦有人咨询,他会高度集中精力帮居民分忧,万一遇到暂时不能现场解答的问题,他还会追着要对方的联系方式,做足功课再给对方答复,可谓“帮人帮到底”。
爱心师傅 长期招募中
  本报聊城8月28日讯(记者 郭庆文 王瑞超) 爱心师傅的招募活动仍在继续,如果您有一技之长,如果您乐于奉献爱心,欢迎您报名参加。
  热心公益的陈金良老人、医术精湛的郝树旺大夫、技艺高超的刘俊全师傅、经验丰富的李乐章律师……“帮帮团”活动中,一大批爱心师傅为大家所熟知。
  贴近民生、服务社区,随着居民对“帮帮团”需求的加大,这个队伍也需要不断扩大,让更多的爱心师傅加入进来,为社区便民活动注入新鲜活力,共同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帮帮团”立足于为困难家庭、老人和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有意加入这个团体的读者,欢迎拨打报名电话:18365751796、15106351701。无论是门窗维修、电路维修、家电维修、电梯维护、地热清洗,还是缝补衣服、磨刀、修鞋、理发、配钥匙,凡是为百姓解困的项目均可参与报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