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不掉队 脑瘫男孩挺争气
“90后”的王华东今年进入中职学习,虽身有不便,却分外自强
2014年09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和同学们一样,王华东(前排中)也在认真地进行军训。 本报记者 甘倩茹 摄
     “一、二、三、四”,伴随着响亮的口号声,科圣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们在操场上接受入学后的第一个考验——军训。在军训队伍中,一个身影显得格外醒目,姿势不是那么标准,动作也不是那么合拍。这个男孩的名字叫王华东,他和新同学一样,努力做好每个动作,与其他学生不同的是,他是一名脑瘫患者。
本报记者 甘倩茹
要强>>  谢绝学校不参加军训的特殊照顾 
  “向左转,向右转……”听着教官的指挥,计算机与平面设计班的新生们正认真地完成着每项动作。王华东站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由于腿脚不便,有些动作不是非常标准,但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不管是立正、蹲起,还是左右转,他都能够和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丝毫不比别人逊色。尤其是站军姿时,王华东努力站得笔直,尽管汗珠不停地从额头上流下来,依然纹丝不动,一直坚持到教官发出下一个指令。然而,在练习踢正步时,王华东却走出了队列,站在一旁观看。“我因为腿脚的原因,正步踢得不好,担心影响整个班级的训练,所以我主动要求不参与这一项训练。”王华东告诉记者。
  一上午高强度的训练,让许多参加军训的同学都有些吃不消。在教官宣布原地休息时,记者上前询问王华东是否还撑得住,他笑了笑,自信地说:“没问题。”刚入学时,学校领导考虑王华东身体的原因,允许他可以不参加军训,但是却被谢绝了。“我从小就很崇拜军人,梦想着有一天能穿上那身军装。但是,身体状况让我放弃了这个梦想。军训可以体验当一名军人的感觉,所以尽管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要比其他人多很多,我依然坚持要参加。”王华东说。
刻苦>>  付出超常努力,成为专业运动员  
  王华东今年21岁,出生在滨湖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在王华东出生刚三周时,突发高烧导致脑瘫。父母带着他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也没能彻底治好病。从懂事起,王华东就知道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但是他从来没有自卑过,父母也没有因此放弃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摔倒和爬起,王华东8岁时终于可以独立行走。他又开始练习穿衣、洗漱、用筷子、洗衣服……生活自理完全没问题。14岁时,因年龄大,王华东入学就开始上小学2年级,学习生活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由于手指不灵活,写字速度慢,他就拼命地练习,学业从未落下过。
  上初中时,一次不寻常的经历,对王华东影响非常大,他开始认为别人能做的事情,自己一样可以。2011年,枣庄市市中区特教中心教练刘宪庆来到滕州市挑选残疾人运动员,王华东有幸入选,开始了自行车项目的训练。成为一名运动员身体素质必须过硬,由于患有脑瘫,王华东身体协调能力差,正常跑步、骑车都需要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每天近乎严苛的训练让王华东意志越来越坚定,在2013年一次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参加自行车项目,赢得了第二名。
  如今,王华东还坚持着训练时的习惯,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来到操场上跑步锻炼身体。“在过去,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能跑步,骑自行车,更不用说做一名运动员。”王华东告诉记者,也正是这次经历,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更加自信,别人能做的事情他一样能做,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梦想>> 希望有朝一日 可以圆作家梦
  今年8月底,刚来到科圣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时,王华东被分到了六楼的一间宿舍。学校领导得知王华东的身体状况后,打算专门为其安排一间楼层较低的宿舍,却依然被王华东谢绝了。不仅如此,在其他方面,他也总是按照普通同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别人行,我也行。”他一直这样对自己说。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们对王华东非常照顾,帮助他打水、提东西。对于大家的好意,王华东不忍拒绝,于是经常抢着打扫宿舍卫生、帮助同学扔垃圾。
  谈到选择计算机与平面设计专业,王华东告诉记者,现在是网络时代,他想学好计算机,以便以后能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资讯,圆自己的写作梦。受当过教师的父亲影响,王华东从小对文学特别渴望与热爱,莫言、汪国真是他最喜欢的作家和诗人。看的书多了,他便有了自己创作的想法。“小说主人公是以我们村一位老人为原型塑造的,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等我写好了,一定送给你看看。”王华东开心地说。
  通过短短几日相处,王华东的自立自强、乐观开朗感染了周围许多同学。“刚来到学校报到时,他走路时一跛一跛的样子让人觉得他与众不同,相处后发现他和我们一样,有些事情甚至比我们做的还好!”王华东的同班同学倪佰琦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