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向哪儿看都不再向后看啦:
  秋天竟然已经到了,飘在空气中的水果味儿在记忆里弥散。西瓜涨到一块八毛钱一斤,有人的暑假作业大概都不做,蝉声婉转地入至安息,那些属于夏天的特点开始不见,偶尔燥热缱绻,我们在多年前盛夏里相见,如今在早秋里分别,你背上了行囊包裹踏上行程,我假装望了远方天际。

@沧海1727:
  送别了芬芳的春天,明年再发生机,难掩心中依恋。送别了热烈的夏天,尽兴阳光沙滩,相约期待来年。迎来金色的秋天,绿意渐淡,红叶正浓,暂且珍藏中秋的团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梳理思想、打点行装再策马挥鞭!地球不停,历史长河不会中断。生命不息,总要直面机遇与挑战!继续一路向前!
@吉林师范大学:
  梦似秋天,却又荡涤了秋之萧瑟。秋风徐徐,飘然入云,张开双臂,抱住的是自己那份超然的心。用手轻拨琴弦,脚下的路就像是五线谱,追求是最美的旋律。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成功都是坚持不懈的结果。人们往往因为坚持不到最后一刻而与成功擦肩而过。
  过了白露,天气渐凉了起来,昼夜开始平分这个世界。秋天总是在阴阳调和的时间里展示她的不同寻常。暑气消散,而寒气还未来得及光顾的日子中,秋高气爽,身体和心情都在深呼吸。在这个思绪飞舞的季节里,想起我经历的二十几个初秋,不禁感悟时光荏苒。
  小时候,秋天对我来说是知了不叫了,而蛐蛐开始主宰一个个凉爽的夜晚。石砖里、草堆里,各种秋虫的鸣叫交织成贯穿整个季节的声音记忆。马蛉、竹蛉、油葫芦的声音在花园里回荡。往往是它们开始鸣叫赶走暑气开始,直到声音渐稀寒风不期而至。这之间便是我记忆中童年的秋天。拿着手电和小伙伴们捉蛐蛐,再用卷起的纸筒装起来,带回家放到砸好土的瓷盅里。小心翼翼地每天加水喂食儿,再拿养得精神十足、油光锃亮的蛐蛐和小伙伴们“战斗”。那时的秋天对我来说,是一年之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慢慢地长大后,秋天就不那么“可爱”了。因为凉风开始来的九月份是开学的日子,秋天便在伴随着上学放学和对我来说永无止尽的家庭作业中度过。一个个老同学聚首的初秋代言了我那时的学生记忆。那些个秋天,就是教室中的黑板上的粉笔字,它慢慢书写着时光。
  记得我多年前的一个九月,第一次远离这个城市去南方求学。当走下站台的一刹那,闻到了一种从未曾闻过的味道,那是浓浓的桂花香味,是江南九月的味道。景色里,云雾迷蒙的西湖、孤山、六和塔,还有满城的桂花香便是我对那时秋天的记忆。有时候,当一种味道不断加深你的记忆时,这种味道便和你永远交织勾连起来,以至于我至今闻到桂花香味,便总是回忆起江南的秋天。
  若问我秋天还有哪些味道印象深刻,那多半是柚子与葡萄的味道。在南方求学时,每到秋天,柚子便上市了,南方人爱吃一种叫文旦柚的柚子。多汁无核、甜酸适口,毕业刚回到济南的时候,我还在这个时节专程去找文旦柚的踪迹,终于在几年之后才看到有水果店在卖。秋天的文旦柚是这个季节最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柚子皮可以擦手,留下的香味不易消散非常讨喜。
  秋天的葡萄对我们来说更加亲近一些,不似文旦柚要运输千里才能吃得上,葡萄对我们来说可谓唾手可得。在我家的小院里,就种着一棵葡萄。每年初秋时节,整栋楼的人都能吃得到它。这颗功勋葡萄现在还是枝繁叶茂,即使在招虫害最厉害的那一年,这颗碗口粗的老藤竟然也结了四十多斤的葡萄。想想那一个个被蚊子叮得不胜其烦的初秋里,我兴奋地站在藤架下摘葡萄的情景,它就成了我宝贵的初秋记忆。
  秋天是最容易让人感慨的日子,一个个凉风习习的夜晚,时光流过的感觉便在心头泛起。突然想到苏东坡的《洞仙歌》,那道出了人生光阴感慨的最末一句:“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