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平均每周2场以上新闻发布会
进一步推动新闻发布工作常态化,新闻发言人必须言之有物
2014年09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宝华做客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资料图)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摄
     本报记者 张建丽 通讯员 冯岷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2场以上,并且后面还有单位在“排队”。发布内容必须言之有物,回答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如果说,外界看市委市政府像是略带神秘色彩的大院,那么如今这所大院的一扇扇门窗正一步步敞开。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正逐渐成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一道桥梁。
告知准确、权威信息 新闻发布会如雨后春笋
  7月28日,菏泽市委市政府带头举行新闻发布会。菏泽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张泽中就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外界作了重点介绍。这也拉开了全市范围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帷幕。
  8月27日开学在即,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菏泽一中2014级新生去开发区新建高中入读,有没有污染等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及时消除了学生家长的顾虑。当天,菏泽市经信委同样召开新闻发布会,有侧重地介绍了公众关注的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作。  
  9月5日—11日,可谓菏泽市新闻发布会的爆发周,接连开了3场。5日,菏泽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下半年,菏泽将淘汰19176辆黄标车,并向社会表态,菏泽市黄标车机关事业单位应率先淘汰。11日,菏泽市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召开,告知群众菏泽机场争取明年开建,计划2017年竣工。当天菏泽市公安局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记者了解到,近期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市卫生局、市人社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个单位。另外,不光是市直部门,各县区也在积极行动。8月1日,牡丹区召开了2014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新闻发布会。  
  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正确引导舆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任马德表示:“菏泽贯彻上级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布会不再局限于市里的重大活动,比如春季秋季投洽会、农资会、林交会、牡丹文化旅游节等,各个部门、县区都将行动起来,告知大家准确、权威的信息。”
  菏泽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市对外合作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张晓晨告诉记者,这项举措将更有利于公众了解部门的工作,同时也更能促进部门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效能。

全市119名新闻发言人,发布一定要言之有物
  为了构架好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菏泽市委市政府将市民关注度高的部门列出名单,进行新闻发布,“名单上的部门有近30个。”马德告诉记者,“菏泽市政府新闻办还对这些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频次进行了规定。与宏观经济和民生关系密切以及社会关注事项较多的职能部门,原则上每年至少举行2次新闻发布会,其中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开一次,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开一次。以此进一步推动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另外,次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发布会的质量。菏泽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均确定了1—2名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联络人员,具体负责相关新闻发布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实施。新闻发言人则由具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平,熟悉工作情况,有较强表达沟通能力和亲和力的分管领导担任。6月3日,还以菏泽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发文调整了全市新闻发布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和新闻发言人。
  据介绍,目前,菏泽各县市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均已明确,市委、市政府分别设2名新闻发言人,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共设立新闻发言人115名。市政府新闻办将不定期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围绕重大方针政策、决策部署、重点工作、重大会议、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新闻发布时,更能确保新闻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我们会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对新闻发布会的材料进行审核。避免有的部门只谈部门职能,避重就轻不谈公众关心的问题。”马德表示下一步还将加强督查考核,促进例行新闻发布制度的逐步完善。
  记者了解到,除了建立健全新闻发布会制度以外,菏泽还将加强政府网站、政府热线等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媒体政务信息发布平台建设等,全方位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要让群众看到一个更阳光透明的政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