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敲响大英帝国“丧钟”
2014年09月2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2012年8月15日,印度姑娘庆祝独立65周年。
9月19日,苏格兰独立公投以独立派的梦碎而告终。英国人居然如此轻易地就让其领土中的一部分人去商量自己的独立问题,英国这种在我们看来殊不可解的执政思路早已有之。
1945年9月21日,英国宣布允许印度获得独立地位,这时间点可以被看做是英国“自我肢解”的起始点。从那以后,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一点一点放弃了自己海外的领土,“主动”沦落到了今天连“联合王国”的头衔几乎也保不住的地步。
本报记者 王昱
过于“随便”的解体
要说明印度对英国来说曾经何等重要,讲讲“大英帝国”这个名称咋来的就不难理解了。187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加冕为印度皇帝。至此,“大英帝国”才正式成为英国及其所有殖民地的正式称呼。在此之前,英国在欧洲只是诸多王国中的一个,混得再牛也只是个王国,只有在占据了印度的领土后,英国才一跃拥有了帝国的体量与实力。摊开19世纪末的大英帝国版图,会发现除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几个白人自治领地外,英国的所有殖民地几乎都是为了拱卫从英国本土到印度的航线所设立的。印度被英国人骄傲地称为“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没有印度的存在,“大英帝国”可以说国将不国。
然而,这样重要的一片殖民地,英国人却在1945年将其主动放弃。当年9月21日,刚刚上任不久的英国首相艾德利发表声明,宣布英国将同意印度独立。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突如其来的,虽然英国与印度独立主义者之前曾经达成过协议,同意印度在帮助英国取得二战胜利后取得独立地位,但恐怕连印度人自己也不敢相信英国会如此迅速而爽快地履约。综观历史上其他世界性的大帝国,哪一个帝国不是在折腾许久、闹了个天昏地暗之后才不情愿地退场的?与之相比,英国对印度的放弃,给人的观感不亚于今天的苏格兰公投——“太随便了”。
被请来的掘墓人
曾经在印度皇家警察任职过的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对甘地领导的非暴力运动曾有过一个惊世骇俗的评价,他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但没有给英国的统治添麻烦,反而使其统治更为容易了,因为甘地“反对采取任何可能引发争执的行动”:“严格说来,甘地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是英国人的敌人,但因为在每次危机中,甘地都会挺身而出,制止暴力——从英国人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印度人根本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所以,他被英国人认为是‘自己人’。英国人在私下里也都承认这一点。”
更有甚者,奥威尔还进一步评价说:唯有英国治下才能产生甘地,这需要集会权利等保障群众运动的形成,进而吸引外界注意;“假如俄国也有一个甘地,他能干成什么事?只有当非暴力抵抗的观念碰巧同时降临到俄国民众的脑子里时,俄国民众才有可能进行非暴力抵抗;即便如此,从乌克兰饥荒的历史来看,那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事实上,英国对甘地的态度可能比奥威尔说得还客气。1931年,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夏伊勒陪同甘地到英国参加圆桌会议,描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细节。夏伊勒说,火车一到伦敦,就有专车前来迎接,英国印度事务部的官员给甘地当司机,汽车抵达宾馆时,即发现几百人伫立在大雨中等候,宾馆大厅里更是聚集了来自议会、政府、国王、教会、工会、新闻界的1500多人。甘地在这种众星捧月的氛围中发表了演讲,煽动英国民众向政府施压,支持他的印度独立主张。
的确,甘地是大英帝国的掘墓人,但这个掘墓人却是英国人自己请来的。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英国人为何要这样做呢?
亚当·斯密的账单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西雷曾这样描述大英帝国的兴起:“我们似乎一不留神就征服了半个世界”。的确,与罗马、蒙古、德意志、日本等帝国“斩钉截铁”地推进自己的“大国梦”不同,大英帝国从来就具有一种犹疑和散漫的气质。大英帝国领土的扩张,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无心之举”,比如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其实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当地不断做大而完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对建立一个大帝国是否对自己有利,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拿定主意。
事实上,在整个英帝国扩张的时期,英国国内知识界就一直存在着“小英格兰主义”的思潮。支持这一派观点的学者大多为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从殖民地获得的经济利益与国家需要在殖民地进行的投入相比根本入不敷出。这一派观点的老祖宗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他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说英国1765年为了从美洲殖民地身上揩油,搞出了个“印花税法案”,结果闹得民怨沸腾,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但最终收上来的钱十分有限,只有区区11万英镑。而就在此前不久,英国为了保卫该殖民地,刚跟法国打了一仗,军费是120万英镑。因此建立一个大帝国,也许能为国王和贵族赢得荣耀,让军人获得战功,让特许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绝对是一桩赔本买卖。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除了虚幻的荣光之外,只意味着更重的税收负担。
随着英国20世纪政治话语权逐渐从贵族转移到平民手中,“小英格兰主义”在英国越叫越响,普通民众对于给自己带来不了多少利益的“大英帝国”愈发丧失兴趣。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当年,民众通过投票的方式将发誓“不给大英帝国安排葬礼”的丘吉尔选下了台,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建立“福利国家”上。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主动卸下印度这块“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对于这个已经无心追求华而不实的“帝国梦”的国家来说,这块宝石虽然美丽,但过于沉重了。
从曾经占领半个世界的大帝国,到今天差点连家门口领土都保不住的小王国,英国的现状看似很“悲惨”。然而,我们不应忽视的是,正是靠着从海外殖民地那里抽回的精力,英国在战后的70年内完成了自己“福利国家”的目标。“大英帝国”的确死了,英国人却活得更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