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前后呼吸系统疾病高发
此时养生,要注重平补
2014年10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期。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这时候,晚上地面的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而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由于寒冷的刺激,植物神经功能易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这种情况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在霜降时易增加或复发。霜降前后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虽然此时天气变化不大,但是气温逐渐降低,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就会复发。
  秋天在五行中属金,对应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初秋时天气尚热,暑气未退,平补宜偏凉润,而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变冷,故平补宜温润,药物和食物也应依据中医理论,按性味归经来进补。
  霜降期间平补,进入冬季后,前面的基础好、底子厚,会使冬季的进补效果更好。很多人在入冬后调补,让来年身体康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进补讲究因人而异。脾胃虚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食补时,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应选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食温热熟的食物,以汤类、粥类最为适宜,既营养滋补,又利于吸收,可增强体质,保持旺盛活力,预防和减少疾病。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防秋郁首先是不要随意打破生活规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