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和平发展的人民观
2014年11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于永军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个思想,迄今光芒四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意思是说,理想的统治者不应该有自己固定不变的愿望,而应以老百姓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那么,社会统治者或曰管理者,应当顺应老百姓什么样的意愿呢?老子指出:“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难治,以其上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之厚,是以轻死。”百姓之所以遭受饥饿,往往是由于统治者收税太重;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往往是由于统治者干涉太多;百姓之所以会用生命冒险,往往是由于统治者对老百姓搜刮得太厉害。所以老子主张,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就必须少私寡欲,不要去夺取那些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损害老百姓。这里,反映了老子的百姓观,是中国民本观的思想嚆矢,也是今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源头。
  千百年来,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一直是中国士族和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无论是孔子推崇的“大同世界”,还是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都把社会安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目标和理想。但从中国历史来看,商周以降,社会稳定经常出现一个脉动性表征:当一个强大的中原王朝顶住了北面(包括西北和东北)方向少数民族的南下浪潮,彼此进行交往、战争和融合,人民则享受太平盛世、丰衣足食;当中原王朝式微衰落、内部矛盾严重时,往往爆发农民大起义和统治阶级之间的内战,而这时北方民族也往往大举进攻中原,结果造成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曹操有首《蒿里》诗,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人断肠”,生动描述了东汉末年董卓之乱造成的民间惨象。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从思想家到统治者都不主张滥用兵。老子推崇用兵“恬淡为上”,孔子主张“慎战”,墨子则明确提出“非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孙子则用“久暴师则国不足”,指出了滥用兵之危害。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说:“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并强调:“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贞观政要·论征伐》)这就是说,在中国传统社会,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没有“好战”基因,即使战争也是不得已而为,目的在于止战。消除战争,实现和平,让人民安居乐业,建设独立富强、民生幸福的国家,是融入中国人骨髓血液里的,尤其是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建国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老百姓久享太平,衣食日渐丰富。人民对这个来之不易的生活环境备加珍惜,也化为拥护和支持国家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共识和共力。今日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系、根本愿望所在,也是团结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发展是个硬道理。”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面对“中国威胁论”的鼓噪和中国“国强必霸”的臆想,只有中国真正崛起了、真正发展强大了,“中国威胁论”才会不攻自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