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吝啬的西方家长
2014年11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社春
中国家长最重视的莫过于子女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中国人拼的就是孩子。与此相反,在西方,对待孩子,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是“再富不能富孩子”。以我所在的荷兰为例,孩子从小就被普遍穷养。
西方人对孩子其实非常“苛刻”和“吝啬”。很多孩子从小到大穿的都是亲戚朋友的孩子穿小了的衣服,大人给消消毒、熨一下,整洁就好。小孩上了小学开始要求有自己的零花钱,一般来说,每个月只能得到相当于自己年龄的零花钱,如9岁孩子每月只能得到9欧元,15岁的初中孩子每月也只能得到15欧元,十几欧元在欧洲也就能买一个精致的笔记本,或是一个烤比萨饼。如果孩子再大一点,想买名牌化妆品等奢侈品,就得自己课外打工,如送报纸、发广告、餐馆洗碗、超市收银、搬运货物等。
上初中的孩子,无论离家多远,都是自己骑自行车,一年到头,风里雨里,家长有车也不接送。中午学校没有食堂,学生一律自己带面包。一般来说,18岁以后就离家单住,国家给几百欧元的租房补贴,如果要挣零花钱就得课外打工。
荷兰家长这样做的原因出自一个社会共同理念:孩子是社会的,不是私有的,孩子毕竟要走向社会,家长只是在为社会抚养孩子,因此眼光要放长远。如果教养方式不当,将来势必给他人和社会带来麻烦。穷养孩子、富养教育是家长的社会责任。
在节假日的亲友聚会上,荷兰人像其他欧洲人一样,最愿意提起的话题是炫耀自己年轻时如何花最少的钱走了最多的地方。荷兰有个风俗,孩子大学毕业之后,先不忙着马上找工作,而是先出去看世界。家长只会资助几百元甚至更少。有位儿科医生朋友每当回忆起自己那段独闯天涯的经历,都感到自豪,他花了325元历时一年半旅行了整个欧洲。
当他肩背巨大沉重的旅行袋,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地回到家时,家里正在为父亲举行生日宴会。饥肠辘辘、面黄肌瘦的他发现摆在桌子上的任何一瓶酒都比自己过去一年来一个月的伙食贵重,于是有点闷闷不乐。他对父亲说:“为什么你对我如此吝啬,对自己却如此奢侈?”父亲笑着回答:“孩子,我花的是自己的钱。”
在荷兰甚至整个西方国家,家长的钱与儿女无关,家长的财富最终还要回馈社会。老年人退休之后,不是到处旅行,就是抓紧余生实现自己的未竟之梦,绝不包办孩子的人生,绝不经营儿女的将来,把子孙后代的人生交给他们自己亲手去创造。习惯了帮孩子打天下的中国父母很难理解为什么比尔·盖茨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捐献给了社会,仅仅给一双儿女留下基本的生活费。其实这是整个西方社会普遍的教育理念,不是源于比尔·盖茨的高尚。
再看看股神巴菲特的教子治家原则。巴菲特的小儿子彼特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之所以成功,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受外界影响与诱惑,不停地阅读、思考,做本色的自己。同时他也提及:有钱的父母要教给孩子价值观,在物质方面不要有求必应。这一传承自父亲的人生理念比任何金钱财富都要珍贵,自己能够真正受用一生。在巴菲特家,一切都很简单平常。他们家后院有一个供小孩子玩的小木屋,后门从不上锁,邻居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进出。在家里,巴菲特有一个很小的工作间。他没有固定的时间,有时候,他会喝着可乐,吃着薯条,穿着睡衣读年度报告。一直以来,他都是那么简单、勤奋。他的勤奋超过了所有人。他不停地阅读和思考,他只不过碰巧成了一个亿万富翁。
巴菲特非常反感溺爱孩子的做法。他曾说,含着银汤匙出生的人,银汤匙很可能变成插在背上的银匕首,使孩子深受其害。因为这样的人容易产生权利感,而鲜有个人成就。和其他孩子一样,巴菲特的两个儿子要打零工挣钱。看电影的时候,巴菲特也不给他们买一块钱一桶的爆米花。
做巴菲特的儿子是一件挑战性很大的事,但孩子们从他身上学到了该怎么行事。巴菲特的小儿子是一位艺术家,他曾经说:“我就是我自己,而且我知道我在生活中成就了什么。这不是财富、名誉或金钱之类的,而是关乎价值观,关乎你发现了什么乐趣、是否找到你喜欢做的事。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就是人生价值观。”
(本文作者为旅荷华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