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更真实
2014年12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符号
  作家鄢国培生前讲过一段真实的往事:1945年日本投降后消息传到四川的一个小镇,居民、难民纷纷到鞭炮铺里买鞭炮。等不及付钱,干脆上货架自己拿,后来到抢,转眼间鞭炮抢光,不见了人影,店铺一片狼藉。老板一下傻了眼,喜庆变成了全家的灾难;他只好打扫铺面,当他俯下身子一看,一下又傻了眼:满地散落的全是钞票,一清点,是鞭炮钱的好多倍。鄢将这个真实事情写进了他的长篇《长江三部曲》。
  由此我想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七十多年前发生的另一件真实的事情:抗日名将张自忠枣阳决战捐躯沙场,灵柩经宜昌溯江而上运往陪都重庆。宜昌居民家家焚香,倾城而出为他送行。没人发起,无人号召,场面感天动地……
  这大概可以同此后的兰考乡亲们为焦裕禄送葬;周总理逝世天安门花圈如山、诗海如潮;“四人帮”倒台,人们奔走相告,举杯欢庆,无须动员,不必组织,纯粹的自发。在我看来,这种群体性出自心灵的不约而同,乃千金难买的民意,价值连城的舆情。   
  官媒曾走俏过群众“自愿捐款”、“自动争购”、“万人空巷送书记”一类的文字,活灵活现,让人动容。但事后才知道,那中间不少是利用行政力量精心导演的假“自发”、“被自发”。正如作家王跃文所述,《魔鬼词典》里从此又增加一个词条:“自发,乃有关方面采用行政命令手段组织群众开展某种活动。”
  有人老教导我们“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断代替逻辑推理”,然而普通百姓自发性的直觉,比某些专家学者的实证数据和逻辑推理更接近于真实。某些新闻发言人可以搬出一大堆数据,振振有词地宣讲着某某项目的成功……老百姓则更相信自己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
  有人老瞧不起“自发”,以为“自觉”比“自发”高出一等。教科书也一直教导我们:“自觉”是“自发”的提升,“自发”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自觉”才是高级阶段。其实“自觉”得过分,就成为矫情、圆滑与冷血;正如有些贪官落马前成天把“群众,群众”挂在嘴上,乃是老不忘自己身份,并时时强化着这种身份的一种作态。
  薄熙来说:“做清官,是一种境界”;周永康说:“对贪污腐败,我们是零容忍”;徐才厚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廉洁”;刘志军说:“执政为民,廉洁奉公……”这些都是“自觉”的名言。除了证明他们“自觉秀”的狡诈与卑劣,证明其伪君子本色,别无效果。
  某些地方官员,不时仿效大领导去挤公交、扫马路,去农户家包饺子、擀面条,并不忘让记者“偶遇”,那其实正是“自觉”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让人恶心。
  宁要本色示人的原生态的低级“自发”,也不要那种装腔作势、装神弄鬼式的高级“自觉”。假“自觉”与假“自发”,都不过是鲁迅笔下的“做戏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