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黑停车场不能靠“刮风”
2014年12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钟倩          

  “上新街本来路就窄,最近两个月有人在这里私自收取停车费,一次30元,反映多次也未完全取缔。”近日,市民张先生反映,上新街有人私自收取停车费,已经有不少车主被宰。(《齐鲁晚报》12月29日C9)
  现实中,上新街的路较窄,不属于公共停车区域,之所以有人盯上这处不起眼的场地,是齐鲁医院周边改成单行线后,前来看病的患者找不到停车位,明知挨宰,也只好认了,但哑巴亏的背后,是对城市的印象大打折扣。
  笔者以为,上新街停一次车收费30元,此事不能全怪有些人肆意乱收费、发横财,相关部门应深刻反思监管方面的空白。进一步说,此事之前向12345反映过,交警部门也多次查处,为什么没能取缔?是没有引起重视,还是不积极作为?市中交警表示,“每次我们去了,他们就走了”,乱收费的人和交警玩起躲猫猫,不难看出,仅靠一阵风的突击查处是很难取缔的。
  在停车难的社会大背景下,黑停车场已是屡见不鲜,整治起来并不难,难的是相关部门是否能够形成合力,用全新的举措完善监管。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直面民生的迫切需求,齐鲁医院周边停车难存在已久,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公共资源,开掘出更多停车位,以最大化方便患者停车是当务之急。当然,也可尝试联合交警、公安、办事处等部门,在上新街区域设置公共停车位,让一些发横财的市民无空子可钻,从根源规范和整顿周边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应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开设有奖举报热线,推出严格的问责制度,创建常态化监管机制,只要监管编织起绿色的网络,乱收费的黑停车场才会退出市场。
  归根结底,黑停车场是一面镜子,照出监管的无力,也从侧面照出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除了上新街,市区还有多少黑停车场横行?希望相关部门引以为戒,整肃作风,对此类现象制定出有效而可行的解决方案,填补监管漏洞,提高责任意识。这不仅关乎城市文明指数,更多的是社会和谐有序的标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