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贱伤农是须破解的民生考题
建立完善的产销链条共同承担风险,避免奶农成为最脆弱一环
2015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淄博鲜奶收购价格(平均价格)变化示意图。  制图 王晶晶 
     本报记者 臧振

  13日,据淄博畜牧部门的监控数据显示,淄博养牛大县高青的鲜奶收购价已连续6个月下降。在很多奶牛养殖户看来,这一连串的“跌跌不休”,似乎预示着卖牛现象的不可避免。

从4.2元到3.3元  鲜奶价格“过山车”
  从2013年的“奶荒”到如今的“奶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奶价的“过山车”。据了解,2013年12月,高青县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85元/公斤,与上月初的3.70元/公斤相比,上涨6.94%。而高青县是淄博市的养牛大县,高青奶牛存栏量占全市半数以上。几乎同时,淄博市鲜奶价格也开始上涨。
  这段时间也是个体奶农和养殖户的“狂欢期”。“我原来养了3000多头奶牛,从前年10月开始增加,直到去年4月,共增加了500多头。”高青县一奶牛养殖户李先生说。
  2014年6月,鲜奶价格飙升止歇。当时,淄博市场上鲜奶收购价为4.00元/公斤,与5月初4.20元/公斤价格相比下降4.76%。此后,鲜奶收购价不断回落,到去年年末,收购价格跌至3.3元/公斤。
  据了解,“3.3元/公斤”是淄博市鲜奶收购的平均价格。“对于一些大型养殖场等,奶制品企业收购的价格要更高,在3.5-3.8元之间。”市畜牧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而一些散户产出鲜奶的收购价低于均价。“奶荒时很多人跟风养牛,收购价能到2.8元/公斤就不错了,不少都是2.5元/公斤左右,这个价格根本赚不到钱。”高青一奶牛合作社负责人说。

“奶贱卖牛”暴露乳业竞争力软肋
  “奶荒”出现后,对国内奶牛养殖的影响是巨大的。增加存栏量,散户纷纷开始养牛。“国内市场供应的增加,填补了进口奶受限带来的缺口。”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根据淄博市发布的鲜奶价格变化原因分析,去年3月,淄博鲜奶收购价同比上涨35.48%,除了饲料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春节期间消费者购买量的增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多数鲜奶收购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奶源,通过提高鲜奶价格来吸引养殖户。
  而从去年4月后,美澳等国牛奶产能增加,鲜奶收购企业重新将目光盯上了进口奶。据悉,每吨进口奶粉到岸价格比国内鲜奶低1万元左右。去年6月底,据淄博市畜牧部门发布的鲜奶价格变化原因分析,淄博鲜奶价格下降原因除了恰逢奶牛的产奶高峰期,鲜奶的上市量大;市场上鲜奶加工企业处于饱和状态,农户的鲜奶销路不畅等原因外,国外原料奶价格回落,外来奶粉价格便宜,有的小加工企业用奶粉加工鲜奶,鲜奶价格受其影响价格下降。
  一名从事乳业咨询的业内人士认为,“倒奶”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乳业竞争力太弱,生产成本高,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一体化的格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