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诚信
2015年01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燕峰

  几天前,我在办公室里埋头工作。一抬头,看见身边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的陌生男子,脸上堆满谦恭的笑。 
  “妹子,俺来还你的钱来了。”
  还钱?我想,这个男人一定是认错人了。
  “你不欠我的钱,你一定搞错了。”我起身,表露出送客的姿态。
  男人急了,“妹子,去年冬天,在市里的长途汽车站,你借给我一百元钱。”
  闻听此言,我逆着时光的河流追溯,尘封的记忆瞬间在脑海中浮现:那是去年一个寒冷的冬日,由于临近过年,汽车站里的人熙熙攘攘,大家个个喜气洋洋,叽叽喳喳,像一只只快乐的麻雀。
  有个男人佝偻着腰身,神色愁苦,在人群中走来走去,还不时地小声与人说着话,看到他的人莫不赶紧闭了口,慌乱地向后躲避,好像他的身上带着某种可怕的病菌。
  他向我这边走了过来。我身边的人迅速向旁边闪去,见状,我也准备夺路而逃。
  可我躲避不及,他已经大步上前,挡住了我的去路。
  “妹子,你行行好,帮帮我吧。”男人用乞求的语调说,眼睛里满是绝望。说着,竟扑通一声跪在了冰凉的水泥地上,咚咚地磕起头来。
  我赶紧伸手搀扶他,男人站起来,眼中升腾起一丝亮光。
  从男人絮絮叨叨的叙说中,我了解到男人打工回来,在公交车上被小偷割了包,钱都被掏走了,现在连回家的车票钱都没有。
  我掏出一百元递了过去,“赶紧买车票去吧”。
  男人接过钱,连声说着感激的话,眼里竟泛起了泪花。
  “妹子,把你的地址和名字写下来,我一定会还钱的。一定的。”男人急切地说。
  我摆手。男人急了,“妹子,我不是乞讨,我是在跟你借。”
  看着他庄重的表情,我只好从包里取出笔和纸,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地址。
  男人神情愉悦起来,再次谢过我之后,挺直了脊梁,大步向售票处走去。
  旁边的人又迅速聚拢过来,纷纷说:“你的钱一定有去无回,他那样做,分明是装装样子。”
  我有些愠怒,“万一他说的是真的呢?这天寒地冻的,几百里路他怎么回得去?”旁边的人不再说什么,脸上讪讪的。
  回来后,忙碌的工作让我很快就把这件事置之脑后,没有想到半年后,这个男人竟然真的把钱还了回来。我接过钱,心中对这个诚信的汉子肃然起敬。
  在一次聚餐时,当我把这件事说与大家,竟有人不以为意,“一百元不是个大数目,何必这样舟车劳顿,这个人真是死心眼……”
  我愕然,无语,久久地。
  古代曾子有杀猪教子的故事,近代有儒商胡雪岩的“戒欺”——直到今天“杭州老字号”胡庆余堂里还悬挂着他亲手题写的这块牌匾,他规定“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员工如有违反,不仅褫夺饭碗,还要送官。可见中华民族是多么重视诚信,它是做人之根本。可是不知何时,这种品质渐渐被我们遗弃。
  当诚信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这个社会一定病得不轻。当人们对背信弃义习以为常时,我们更应该向诚信致敬,而不是贬损它,轻视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