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尚无居民楼加装电梯先例
外地经验解难关,多思路帮老人上下楼
2015年0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老旧小区里,老年人的上下楼难题亟待解决。  本报记者 崔岩 摄
  2014年7月,解放路街道为辖区5个社区购置了电动爬楼机。图为后坡街社区的爬楼机,但利用率不高。       本报记者 崔岩 摄
     济南市民政局赵玉海介绍,2013年底济南市老年人口数111.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2%,并且仍以每年3%左右的幅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数将达16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5%,养老形势非常严峻。
  一方面是数以万计老人对电梯的渴求,一方面却是难以逾越的几座大山。济南旧楼加装电梯真有这么难吗?老龄社区老年人上下楼难的问题究竟能不能解决?
本报记者 崔岩 王杰                     
  住宅楼加装电梯,技术上没有问题
  “在济南,给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商业楼房曾有成功加装电梯的先例。”济南一电梯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业内人士介绍说,济南有些居民楼内部空间小,只能在外部加装电梯。除了要自备建设钢结构的电梯井,还需要在楼下挖一个深坑。
  “一部电梯费用在15万元左右,建设电梯井费用约10万元,加上人工等其他支出,六层住宅楼的改造费用得三四十万元。”济南一家电梯公司表示,如果住宅建设时有预留的电梯井,就好办得多。
  低层、高层住户按不同比例出资
  如果自筹资金,高层住户和低层住户怎么出钱?采访中记者发现,如果自费建电梯,对于出钱多出钱少的问题,居民想协商达成一致比较困难,外地经验显示,这可能是将来协商时的矛盾之一。
  “我听说在上海、广州等地,政府开始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住宅建电梯进行财政补贴,但不知道济南何时才能有这样的政策。”该业内人士说。
  厦门老旧小区2012年加装电梯出台政策:政府财政补助22万元,设定各楼层出资比例。出资或获赔比例系数是:一层、二层获赔系数分别为0.8、0.4,三层、四层、五层、六层、七层的出资系数分别是1、1.1、1.2、1.3、1.4,以此类推。
  假设有一梯两户的七层楼加装电梯,其总投资额为52万元,扣除政府财政补助22万元后,实际投资额30万元,且二楼住户已明确表示不使用电梯。根据上述方法,可算得三、四、五、六、七楼住户每户出资额分别为3.125万元、3.4375万元、3.75万元、4.0625万元、4.375万元;而一、二楼住户每户分别可获得2.5万元、1.25万元的经济补偿。
  推行“多条腿走路”,解决老年人上下楼难
  加装电梯毕竟繁琐,记者从各方了解到,目前,济南也正在“多条腿走路”,推出简便易行的措施解决老年人和残疾人的上下楼问题。
  23日,记者在后坡街社区见到了一台爬楼机,“社区49座楼全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旧楼,住在三层以上的老人不少,遇到上下楼难题都可以使用这台爬楼机。”
  解放路街道将“免费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爬楼机服务”列入了2014年“为民办10件实事”清单之一,投入15.3万元,为辖区5个社区共购置了5台电动爬楼机和轮椅。然而,记者从这几个社区了解到,由于爬楼机体积过大、体重过沉,需要专人操作,利用率并不算高。
  “能不能在楼道里安装休息椅?楼层高的老人爬到三楼可以休息休息。”甸柳新村第三社区居委会主任万红霞说,为了节省楼道空间,休息椅可以墙面为椅背、钉在墙上、可上下折叠。记者获悉,目前在上海等地已经开始推广。
  除此之外,2014年12月16日,国内首个楼道座椅式电梯出现在了上海居民楼内,座椅式电梯可以通过座椅右把手进行遥控控制,不需要外人帮助。居民若要使用电梯,可以在相应楼层按帮助键即可让电梯过来。提供了解决老人“上下楼难”的另一种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