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成了闹心事
本报记者刘振地点泰安市
2015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大年二十九晚十点左右,我从泰山站下了火车,一路拦出租车10余辆未果,此时的出租车好像“根本停不下来”。15分钟后终于上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一个年轻小伙,一路加速超车并不断变换远近光车灯,大约15分钟后终于到家了,计价器显示为12元。“15块钱,过年了都加3块。”司机说道。我掏出15元给了司机,然后问司机要了张发票,没想到到家后发现发票是一张“试机样”,上边的单位代码、车号等信息全是空白的。
  春节不打表的现象就更让人堵心了。大年初二一大早,我和家人在四维花园附近坐上了一辆出租车,车开出去好久后,司机说不打表30块钱,交涉未果后司机停下车要撵我们下车。
  每年春节,出租车总让人不省心,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利益驱动,不过出租车是城市的一张名片,这些不规范现象无疑在抹黑城市形象,相关部门该下大气力加强监管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