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别成了“危信”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武海义

  网上零食、朋友圈微商私家美食店吸引了不少市民,但网上制售食品大部分都没有实体店,也没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目前网上制售食品无法可依,监管仍有空白。(详见《齐鲁晚报》11日C06版)
  微信,本质上先是一个社交工具,然后才是延伸出来的其他概念。可谁会想到,微信到微商,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势,而由朋友圈演绎的这种微商购物陷阱,已沦为微商之殇。
  不管是朋友圈微商,还是微信小店,只有在良好的营销机制下规范发展,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群体销售”电商平台。但到目前为止,微商并没有一个聚合所有商户的页面,也没有一套完善的产品、店铺挖掘系统,不像淘宝网那样,要购买一部iPhone6,只要搜索iPhone6就很容易找到无数提供该产品的商家。而依托建立在熟悉、信任关系之上的朋友圈微商,其结果不仅会使原本具有天然信任基因的朋友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也会让微商沦为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温床。这样,屡屡爆出网友在朋友圈购物买到假货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微信电商模式的健康发展,应让规范的营销机制先行,同时,要加大网络立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网、依法治网、依法上网,规范网络销售平台,确保网络消费者遇到侵权事件能够及时维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