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市民捐献胶东军区作战图
目前,千余件藏品正在烟台市博物馆免费展出
2015年03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11日讯(记者 韩逸) 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军区司令员贾若瑜用过的砚台、胶东军区司令部印制的作战地图……这不是哪个国家博物馆集中展出的藏品,而是烟台红色收藏家姜斌数以万计私人收藏中的几件宝贝。近日,姜斌将1360件胶东红色文化藏品捐给市红办,目前这些红色革命史料正在市博物馆免费展出。
  “这个东西很珍贵,你在别处很难看到。”这句话几乎要成为姜斌的口头禅,但用来形容他此次捐出的藏品,却一点都不夸张。每一件藏品的获得都是他跑断腿、磨破嘴换来的。其中最让姜斌难以割舍的,要数胶东军区司令部1947年12月份印制的胶东军区作战地图。“红蓝铅笔圈出来的作战路线,还原当时指挥布局的过程。”姜斌说,百余张作战图十分珍贵,囊括胶东境内重要军事地形图。
  “每个镇、每个县、每个村都有。在战争年代,能把地图绘制得如此细致,十分不容易。”姜斌说,地图十分详细,那时候首长走到哪里,地图就要随身携带到哪里,只有作战司令官才有权力看。此前,这些作战图一直在开国老将军陈锐霆手中珍藏。老将军过世后,姜斌坐飞机赶到北京,从老将军家人手中收藏了下来。“这些地图全都是手绘的,目前在市面上已经成孤本,对研究解放战争史具有重要意义。”
  姜斌捐献红色文物的缘起,要追溯到多年前的一批借条。这批借条共计137张,是他从平度一个老革命家手中收来的,折合粮食五万多斤,上面还有老首长的亲笔批示。当时有人出1500元一张的价格想收购,他都没有松口。姜斌说,看着这些借条,以前老百姓支持抗战的故事就真实地还原了出来。
  “这些史料记录了真实的历史,是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承载体。”姜斌说,后来他拿着这些借条找到老首长,想确认借条的真实性,老首长表示可以用这些借条向民政部门换钱,按照市场价格折算。“我说不要,后来通过老首长介绍捐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解放军27军的军史博物馆等几处博物馆。”姜斌说。
  除了从老兵手中收集红色文物,姜斌机缘巧合地接触到很多老将军。其中胶东抗大校长、胶东军区司令员贾若瑜的砚台,就是老将军亲手赠予他的。林一山存阅的时事学习材料、刘汉使用的公文包、王济生使用的墨盒和资料筒……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名人旧物,姜斌也捐赠了出来。
  此次在市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分为党的建设、民主政权建设、军事斗争、支援前线、文化宣传、侵华罪证六个部分,完整呈现了胶东红色历史。“个人收藏,在我手里展示不出来,捐出来才能让更多人看到。”姜斌高兴地说。
  ▲姜斌在烟台市博物馆内介绍作战图的难得之处。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西海地下医院消毒盒。
  胶东海阳县子弟兵团臂章。
  手绘的胶东区行政区划图。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红色收藏家筹建胶东抗战纪念馆
  姜斌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祖父姜天芳是抗战时期的儿童团长,外祖父姜中禄是牟平观水镇的民兵队长,两人都是共产党员。从小在家中听着长辈打鬼子故事长大的姜斌耳濡目染,对红色文物有着难以言说的偏爱。自从1987年在牟平姜格庄镇一位老党员家中淘到100多个毛主席像章后,姜斌收藏红色文物的脚步便再也没有停下来。如今,他个人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已经达7万余枚。其中2万枚陈列在他2004年私人投资建起的“毛泽东像章珍藏陈列馆”内,供市民免费参观。
  姜斌说,现在国家出台了鼓励私人收藏的新政策,提倡个人建馆,让包括他在内的收藏界人士很受鼓舞。他准备在牟平区龙泉镇龙泉湖西山筹备建立胶东抗战纪念馆,建成后将向市民免费开放,争取打造成激励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 韩逸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